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一、何谓“中定” 1、所谓中。中即是中心,枢纽,是运动的发源地,是引导身体达到上下相随协调运动的关键,也是实现太极拳阴阳相济、虚实平衡的根本。中有内外之分。在外者,为脊椎、两肾以及立身中正,尾闾中正,顶头悬等内容。在内者,乃是意气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阴阳平衡之气。 2、何谓“定”   定是守之意。在太极拳行功实践中,要守住中即枢纽。在外者即十三势中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意,腰隙即指两肾。在内者,为气敛、神聚而不散漫,此即心气之中定也。在行功中务须先有意动,继而气动,再有形动,决不能活蹦乱跳,东倒西歪,打太极拳很随便不合规矩。 3、中与定的关系 中与定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无中则无定,无定则无中,中是定的前提,定是维系中的关健。 二、中定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1、中定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太极拳运动由中定中来。前辈向恺然先生曾说:“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余十二势为辅,有中定,然后有一切。”“无中定之虚实,非虚实也;无中定之触觉,犹瞽(瞎)之视,跛之履,触如不触,觉如不觉也。” 从中足见中定的重要性。中定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在太极拳行功走架中,虚实的变化是随意而变化的,在推手中则是随动而动,粘沾连随,可见虚实变化是多样的,随机而变,随机而动。 而中定是相对固定的,正如《太极拳论》所言:“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我感到这句话中的“理”最重要的便是“中定”。应该懂得,每一虚实,皆先有中定,而后有虚实。中定有虚实。中定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 2、中定是这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运动的关键,掌握了中定便连通了进入太极拳殿堂的桥梁。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有三点:一是在内不在外;二是用意不用力;三是无始无终,八面支撑,一个封闭的环。 这三点要求太极拳的虚实转换必须是整体产后的,同时虚实又是平衡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表现出来的气势应该是饱满的。 能实现这一要求,中定是基础,试想,如果没有中定,行功中身体非凸则凹,手舞足蹈,东倒西歪,还如何谈太极拳纯任意行,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呢?上面已经讲过,中定的关键则在于两肾的抽换。掌握了这两点便搭起了通往太极拳殿堂的桥梁。 3、中定是实现懂劲的基础,是掌握推手诀窍的关键。推手中有守中、用中、避中之语,意即在推手中要始终守住自己的中,即所谓中土不离位,我守我界;用中,意即用自己的中去破坏对方的中, 以实现我顺人背;避中意即当对方在找我中时,我应避开自己的中,以免自己产生双重,与对方发生“顶牛”现象。所谓懂劲及掌握对方的虚实,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推手中必须做到粘沾连随,即不丢不顶,意在人先。 如果自己没有中定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对方的虚实,犹如在运动中没有了参照物,两人在推手中必然是相互乱动一气,不可能实现接骨逗榫,达到不丢不顶。  向恺然先生曾说:“譬之户牖,开合在枢,枢若动摇,云何开合?”同样的道理,无中犹如无枢,枢都没有,言何开合有规律,还言何开合自如呢?可见,中定是懂劲的基础,是前提。 三、如何掌握中定 1. 掌握太极拳身法。对身法的要求,论述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虚领顶劲。要特别注意是虚领而不是实领。二是涵字,非用力去含,百是用意去内敛。三是沉肩坠肘。四是开胯裹裆。 开胯也称落胯,是实现太极拳气沉丹田的前提,裹裆是达到开中有合。五是护臀。用意使小腹内收,后命门扣撑。六是尾闾正中,一定要正确理解正中二字含义。总之,对身法的总体要求是饱满,中正,虚灵。 2。掌握虚实转换的枢纽——两肾抽换。在《十三势歌诀》中第一名便讲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决源头在腰隙”,腰隙即为腰眼,为两肾。两肾的抽换是产生太极拳虚实变换的枢纽,是身法带动虚实转换的关键之处。 3. 一切动作由腰来主宰。在太极拳行功实践中应做到腰不动手不动(其他部位也不动),腰拉手转,一切动作均来自腰(从形讲),即由两肾抽换带出来,以实现太极拳所要求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4. 气敛。上述3点均是从体上讲的。如果从意、气上讲,则要求做到意气要敛,合中有开,开中有合,气要收于腰脊,实现气势的八面支撑。气敛应贯穿于太极拳始终。 5. 神聚。李亦畲在五字诀中指出: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在行功实践中,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贵贯注。 太极拳是一门哲学的拳术,是一门辩证拳术,也有人将其称为一门艺术,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拳术,我务必用心去悟,身心合修,去认识和理解太极拳拳理,在掌握拳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在学习和认识太极拳的实践中做到事半功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