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药材重点品种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目 录
一、中药材重点品种市场价格波动情况1
(一)大部分品种价格下行压力较大2
(二)部分品种出口价格下降态势明显2
(三)少数中药材价格处于上升通道3
二、35个中药材重点品种价格走势预测5
三、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市场流通特点23
(一)专业市场在流通领域地位日渐下降 23
(二)野生或优质中药材更具价格优势24
(三)药食两用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4
(四)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5
附录:附表 1: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市场销售情况 26
附表2:2015年中药材价格及未来走势预测 28
附表3:2015年中药材出口情况统计 30
附表4:参与统计的各地商务部门31
附表5:参与统计的17家中药材市场 33
附表6:参与统计的中药材网站33
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为引导中药材产销平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商务部于
2012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统计发布中
药材重点品种流通信息和走势预测,并进行风险预警,对促
进中药材流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15年,该系统新增6个重点品种,统计范围达35个,
并进一步细化至56个常用规格。目前,流通信息的采集来
源于85个中药材产地的商务部门、17家中药材市场、6家
中药材网站 (名单附后)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整理
的中国海关数据。
一、中药材重点品种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2015年,在纳入统计的35个中药材重点品种中,27个
品种的可采收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占品种总数的77%。
由于可采收面积的不断扩大,相关品种相继出现市场供需失
衡的问题。在纳入统计的35个品种中,有21个品种的实际
供应规模超过市场需求,占品种总数的60%。在此市场背景
下,中药材重点品种整体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加上当
前国际和国内宏微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大部分品种的销售难
度有所上升。
1
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一)大部分品种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2015年纳入统计的35个品种中,28个价格同比下跌,
占统计品种总量的80%,如三七、白芷、太子参、茯苓、白
芍等,情况严峻,急需调整。
如三七,以120头规格为例,2013年平均价格为648.2
元/公斤, 2015年跌至124.4元/公斤,年平均跌幅为81%。
三七上一轮的高价期在产地形成畸形的极高收益率,产地多
年来疯狂扩种,据统计,2012年三七的可采挖面积为4.2万
亩,2013年增加为7.1万亩,2014年再度增加至19.2万亩,
2015年,三七的可采挖面积已经上升至65万亩。可采收面
积的急剧扩张,必然带来价格下跌,整体形势堪忧。预计,
未来三七可采挖面积仍旧庞大,累积的库存也将不断创新高。
再如白芷,以四川统货为例,2013年平均价格为14.1
元/公斤,2015年跌至7元/公斤,跌幅为50%。白芷价格下
滑同样是扩种造成,由此可以看出,种植中药材资源虽然供
应具有保障性,但由价格造成的种植弹性变化区间极大,种
植的增减急需引导和调控。
(二)部分品种出口价格下降态势明显。
2015年中药材出口价格多数下降。35个品种中34个具
2
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有单独海关编码,其中,23个品种价格出现下滑,占比为
68%。下滑幅度超过30%的品种有党参、黄芩和白芍。
中药材出口价格的下滑与国内价格整体下降有很多关
系。近年来,国内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外商签订的采购合
同以短期合同为主,价格基本随行就市。仅有少部分高端客
户会重视药材基地的培育与发展,更关注药材的品质,出口
价格会综合考虑药材种植与管理成本,不以国内药材价格为
参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