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进步与历史的凝滞
进步与历史的凝滞
历史运行:“人口-土地”
中国历代王朝荣枯兴衰,无不作周期的运转,由诞生而兴盛,由盛极而败亡。
人们在思考,是什么推动着中国文明的循环演化,其中的动力原理又是什么。中
国古代历史的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文明运行的主体是“人口”。
人口与土地的对应链接,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接。这样的链接处在守衡、
失衡的变动状态中。守衡,则天下治平,失衡则天下动乱。社会生态的守衡,依
靠的是主动的社会生态调节,调节得当则社会治平,调节失效则社会动荡,被动
性的“自然调节”旋即登场,这就是灾害、饥馑与战争。由此,中国出现如下的
历史循环:人口-土地-失衡-调节-调节失效-战争。历史的启发是,当世界由古
代走向现代,所有古代的调节手段大体失效,唯一的出路当是转换生态链,从旧
有的“人口-土地”连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一、“土地生态链”及其平衡和失衡
丛林文明、土地文明与市场文明,是人类由低及高,走过的三个文明梯级。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
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休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
关系”。1人类为生存所组成的不同的“与自然界的关系”,成为人类不同的“生
态链接”。三个文明,被三个不同的生态链接决定:人口与丛林的链接、人口与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土地的链接、人口与市场的链接。人口与丛林的链接形成丛林文明(原始文明);
与土地的链接,形成土地文明(古代文明);与市场链接形成市场文明(现代文
明)。
这里使用的是具象的“人口”,而不是抽象的“人”。 “人”不仅作为生产
力而存在,也作为消费力而存在。人在生产的同时消耗着自己的生产品,消耗着
粮食与能源。人不仅生产“生产品”,也生产“生产者”,即“人”本身。把“人
口”作为人类生态链接的前项设定,是在强调地说明“人”所具有的三个特性:
生产性、消费性与增殖性。
“人口”是人类生态链接的“主体”,而丛林、土地、市场,则处于“载体”
的地位。大凡一个文明的存在与延续,取决于生态主体与载体之间的平衡,亦即
取决丛林、土地、市场对于人口的“承载”状态。倘若生态载体尚可承载人口而
显示平衡,这个文明即可生存与延续。反之,衡量的生态载体无法承载超量的人
口,则出现“载体”与人口失衡的信号,这时的文明就会面临消亡与中断的危险。
为避免文明的“消亡与中断”,人口与载体之间,会出现生态调节。
“人非土不立”,中国文明是“土地”的文明,体现“人口与土地”的紧密
链接,其国家性质是农业国家,其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其社会组成是农民。“农
本主义”是这个社会的核心思想。农业为立国之本,民生之基。“海内之财,无
土不产,无人不生” 2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土地,别无他求。《西汉会
要》记龚遂为勃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于是力劝民“卖刀买犊”,
3
回归本业。 “凡建邦国,立其社稷”,《通典》解释“社”的字义:“社,或即
为之曰土”,所谓“社”,中心意义就是一个“土”。
“人口”一旦与“土地”结成关系,即形成自然法则。这个法则具有以下
两个特点:1、“人口的无节制增加”,2、“耕地的无节制递减”。第一,“人口的
无节制增加”。在古代,农业人口总无计划可言,而以“不可逆”的方式无限制
增长。农业劳动的集约性、季节性与单纯性,刺激了对劳动人口的“无节制需求”;
农业社会希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思想传统,成为人口增加
的观念原因;地球上最温暖湿润的地带是最适合生物生长的地带,是最适合农耕
的地区,也是最适合人口繁育的地带。形成于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强大的暖湿气
2 陈绍闻、姚家华、徐培华:《中国经济史学要籍介绍》,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287 页。
3 徐天麟:《西汉会要》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87页。
流吹过欧亚大陆,南起日本,中经中国、东南亚,北至印度的广大地区,形成“季
风地带”。季风地带聚集了古老的农耕国家,培育了伟大的农业文明,同时形成
膨大的人口大国。
第二,可耕土地的“无节制递减”。相对于人口的无节制增加,耕地面积在
绝对意义上,总处在不断递减的过程中。气候变化及森林植被递减造成土地沙漠
化;人口增加,住宅面积扩大;因工商时代的到来,大量土地被圈占等,是造成
耕地面积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简析_三国演义_中的梦.pdf
- 篮球公敌卡牌收集强化技术一条龙攻略.pdf
- 线路导线最佳截面的选取.pdf
- 经历的一件事.ppt
- 经籍注疏与汉大赋的铺排_求实风貌.pdf
- 结合微电影创作实践解读剧作镜头悬念.pdf
- 绩效管理小故事-蚂蚁的故事.ppt
- 第四讲 点字的书写.ppt
- 综合题 意义作用型.doc
- 绿城北京霄云路项目简介.pdf
- 初中音乐课中实施新疆手鼓教学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政治课堂中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应用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与监管措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古战场策略模拟游戏设计与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实验:社区宠物粪便处理设施500米覆盖率的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MO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利益共享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明胶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在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与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乒乓球技能教学组合球路与战术应变训练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化家电制造设备维护管理中的设备性能监控与优化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