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电生理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介绍 视觉电生理是应用电生理仪器,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及视觉诱发电位(VEP)三大部分。视网膜电图可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FERG又有暗视ERG、明视ERG、闪烁ERG、OPS等。视觉诱发电位(VEP)又可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 一、检查前准备: 1、心理准备:检查前向患者热情、耐心地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以取得受检者的信任,消除受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眼部准备:除VEP外,ERG、OPS检查需散瞳,检查前30分钟用托吡卡胺充分扩瞳,至少20分钟,其目的主要是使视网膜视杆细胞达到最大反应期,以利全视网膜受到光照刺激。 3、皮肤准备:放置皮肤电极前需用清洁剂(75%乙醇)清洁电极区域皮肤的汗液、油脂、污物及皮肤碎屑等(患者做检查前最好先洗头),保证皮肤清洁,干燥、无污物,以免皮肤不洁致其皮肤电阻过大,影响检测结果。 二、检查要求: 1、体位要求:通常受检者检测时取端坐位,下颌自然放于支架上,支架高度以受检者舒适为宜,以保持受检者头颈部肌肉松弛。 2、固视要求:行VEP、ERG、OPs检查时,嘱受检者保持眼球注视刺激球内固视点若视力太差,无法看清固视点,可令其眼睁大,直视前方保持固视状态。屈光不正者检测前配戴矫正镜片,但需注意受检时避免镜片偏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如流泪、频繁瞬目、视疲劳、注意力难于集中者,对检查结果均有影响。 三、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 VEP(视诱发电位):主要检查视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至视觉中枢的传导功能。引起视诱发电位异常的主要病症: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路占位性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例。临床上视路病变、黄斑病变等VEP可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ERG(视网膜电流图):主要检查视网膜功能,主要反映视网膜感光细胞到双极细胞及无长突细胞的功能。引起视网膜电流图异常的主要病症: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锥细胞营养不良、进行性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老年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斑裂孔、白内障、玻璃体疾病、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等病例。 OPS(视网膜震荡电位图):主要检查视网膜血管机能。引起视网膜震荡电位图异常的主要病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震荡等。  眼电图检查(EOG)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临床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维生素缺乏、全色盲、视网膜脱离等,视网膜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色素上皮、感受器组织受损害,EOG可出现异常。   -------------------------------------------------------------------------------- 视神经 VEP和图形ERG 波形意义   (一)视网膜电图记录闪或图形刺激视网膜后的动作电位。通过改变背景光、刺激光及记录条件,分析ERG不同的波,可辅助诊断各种视网膜疾病。   1.闪光ERG 主要由一个负相的a波和一个正相的b波组成,叠加在b波上的一组小波为振荡电位 。 其各波改变的临床意义如下: ①a波和b波均下降:反应视网膜内层和外层均有损害,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视网膜炎、全视网膜光凝后、视网膜脱离、铁质或铜质沉着症,以及药物中毒等。 ②b波下降、a波正常:提示视网膜内层功能障碍,见于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n型、小口病(延长暗适应时间,b波可恢复正常)、青少年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等。 ③ERG视锥细胞反应异常、视杆细胞反应正常:见于全色盲、进行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④Ops波下降或消失:见于见于视网膜缺血状态,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缺血型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    (二)视觉诱发电位视皮层外侧纤维主要来自黄斑区,因此VEP也是判断黄斑功能的一种方法。从视网膜到视皮层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的病变,都可产生异常的VEP。   临床应用: ①判断视神经、视路疾患。常表现为P-loo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