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摘 要:从一类大时滞、时变系统来讲,本文主要提出了在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常识进行研究,并对对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人员将常规模糊IPD控制器和有关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所具有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论域对模糊PID控制器的有关参数加以调整,有着显著的效果,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经过相关仿真结果很好的说明该方式具有可推广性 关键词: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1 变论域模糊IPO控制 1.1 变论域模糊控制原理 基于变论域的模糊控制器是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这种可变论域的模糊控制器以论域的变化应以误差的变化,设计无需太多的领域专家知识,只要知道规则的大致趋势。论域划分、隶属函数形状,在论域伸缩之下,也并不显得重要 1.2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 模糊PID控制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具有一定的抑制超调量、提高响应速度能力。其缺点是模糊控制器一但设计确定,其结构就不能在线修改,因而自适应能力有限 相关研究人员将变论域中的相关理论和模糊PID控制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形成新型的模糊控制器。而主要是依据变论域所具有调整的能力将模糊PID控制器中所具有的参数精度以及相应的范围进行调节,遮阳就可以有效预防自身的不足之处。依据有关调查发现,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将模糊控制器中的量化因子Ke、Kec以及相应的Kp、Ki、Kd进行调整以后,其实是将控制器里面所存在的论域划分进行扩张亦或是压缩,和采取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的本质基本是一致的。所调整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相关研究人员将量化因子进行放大,也就是对输入论域进行收缩,在缩小量化因子的同时实质上是将输入论域进行膨胀;将比例因子缩小实质上是将输出论域进行收缩,在对比例因子进行放大的时候,其实是将比例因子进行放大 2 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 2.1 仿真对象选取 由于大部分工业过程对象具有纯延时并可近似为二阶系统,故考虑如下大时滞、时变过程对象: 其中比例系数K0,延迟系数τ,时间系数T1、T2为时变量。在此选择相应的液位系统当作控制对象,并设置初始参数为k0=1.57,T1=52.5,T2=52.5,τ=14.8s 2.2 仿真对比分析 相关研究人员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体系较好的呈现到仿真框图中。以下是对相关控制进行了一次仿真试验,主要包含诸多控制:第一,PID控制;第二是模糊PID控制(下文都以FPID代替);第三是变论域自适应模糊(以下都用VFPID代替)IPD控制这三种控制,都是处于变化对象参数的状态下进行相关仿真试验的,并较好的对FPID控制和VFPID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中,阶跃信号延时都处于0的状态,终值是1,所产生的运行时间一般为t=1000s的范围内,o%作为超调量,而t是具体的调节时间(其中2%当作误差范围) 图1主要作为被控对象,并且在参数开始时所产生的阶跃响应而输出的曲线。在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在对FPID以及VFPID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都有着显著的效果。而采取VFPID控制可以得到更小的超调量,然而自身具有的优势比较徽弱,这两种控制所产生的区别并不差价很多。然而,该仿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已经比其他有关结果更加具有优越性 而图2主要呈现出来的是当T1、T2处于50%改变的状态下所形成的输出曲线。这个时候的FPID控制σ=13,而t1=345s,但是VFPID的控制大概在σ=9,t1=345s。由此可以看出相关研究人员使用VFPID控制可以较好的体现出超调量小的优势,而且所产生的鲁棒性能要比FPID的控制要好些 图3中所拥有的主要是参数T1、T2、K0都在50%改变的条件下所形成相应的输出曲线。这个时候的FPID控制σ=19.5、t1=455s的范围,但是VFPID控制主要是在σ=12.8,t1=400s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相关研究人员通过VFPID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超调能力所产生的速度,并且所产生的鲁棒性能也要比FPID的控制性要强些 图4中主要论述的参数为T1、T2、K0、τ在经过50%改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相应的曲线。这个时候FPID控制所产生的范围是σ=28、t1=470s,而相关研究人员采取VFPID控制所产生的范围是σ=20、t1=455s。通过采取FPID控制形成了相应的超调,但是控制的稳定性却不高。但是利用VFPID控制能够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起到预防超调能力的作用,所产生的鲁棒性能也高于FPID控制的效果 从相应的仿真结果来看,可以得知VFPID控制手段能够比其他控制方式更具优势 结束语 依据相关控制理论和仿真进行对比可知:(1)就时不变时滞系统而言,相关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