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观察与采集.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观察与采集

主体论 第一部分 写作主体、客体、受体、文本、中介(语言)等构成写作学的主要范畴。主体和本体并非一个概念,本体多指自然形态,如本原、本能、本性;主体既有自然形态也有后天素养、能力和精神、文化心理。这与文学的主体性亦不同。文学的主体性指文学创作要给人以主体地位,要强烈地写出人的灵魂、性格,即内宇宙。 研究主体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客体是如何内化为一定写作的动机、动力和写作的蓝图的;研究主体对客体怎样加以意化的改造而成为写作的内容的;研究主体是怎样传情达意的。 第二章 观察与采集   观察和采集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要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摄取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观察、采集的方法,学会如何占有材料,并从根本上解决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问题。    第一节?????? 观察   一、观察与观察力 二、观察的要求 三、观察的方法和途径 1.观察概貌(思路:总体--局部--整体) 2.观察内蕴(思路:外在--内在--外在) 3.观察进程(思路:开始--结尾--开始) 4.观察差异(思路:此物--彼物--此物)  一、观察与观察力 (一)什么是观察 从字面上讲,观即看,察即仔细看。作为写作主体的认识过程,观察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二)什么是观察力 所谓观察力,是指有效地进行观察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观察 1、观察是以外部活动分析器为主的综合活动。外部活动分析器以接受外部刺激为主。过去人们常说的“聪明”,耳灵谓之聪;眼亮谓之明。 2、观察须有意志心理成分的。 3、观察是一种发现,个中渗透着思维。 观察 邓友梅的一则观察手记:  甲昨天早上带着遗憾的口气对我说:“你们长跑队每天跑得太短,不过瘾,如果再长一倍,我就想参加了。”今天早上,我们请他参加长跑,才跑了不到一半,他便气喘吁吁地停下来了。回来的时候碰到乙,问乙:“怎么不跑步?”乙说:“太长,跑不动。”“对、对、对”甲两手一拍,好象找到了知音,小声说:“我早说过,跑得太长会脱离群众的,他们不听,你看如何?嘿!”--见山东文艺出版社《中青年作家谈创作》(97--98) 观察力  观察力不是单一的感觉能力,而是包括多种因素的智力结构。如感觉力、思维力、定向注意力、知觉选择力、理解力、鉴别力、联想力等。良好的观察力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客观存在是观察的前提,没有客观存在,就没有观察 2、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使人们在认知对象上不断深化 3、求异心。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不满足于原有的解释,就可以求异出新 4、透视力。观察不是简单的取象,它要求观察者在观照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时,能够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看到事物的本质 二、观察的要求 黑格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多高的比较能力。” 说某个人具备或不具备观察的能力的标准,或者说,观察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怎样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第一、摆脱定势,超越习惯 观察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觉活动。具有两种 基本的性质:其一是选择性。 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格外清晰,而对其余的事物则比较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凡是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的事物,就是我们知觉的对象;与此同时被我们模糊地感知的事物,就成为这衬托这种对象的背景。 其二是习惯性。 人的知觉选择对象,总是受已有习惯的影响,看花,总是容易选择红花、白花、黄花,而不是长叶、宽叶、圆叶;看房间,总是容易选择电电视机、写字台、沙发,而不是天线、开关、桌子腿,……这类实例太多了。要使我们的观察富于特色,就必须摆脱定势,超越习惯。 摆脱定势,超越习惯 1、变背景为对象。 2、扩大对象。 3、缩小对象。 4、动中取静。  第二、全面细致,点面结合 所谓全面,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关系乃至不同的背景来感知客观对象。 所谓细致,即体察入微,抓住事物的细微特征。既有全面地把握,又有细致地体察,就可以发现新的内容。 第三、捕捉特点,透视异常   这是观察的目的,也是观察的要求。我们以《红楼梦》人物醉态描写为例,来看看曹雪芹是如何把握特点的。 第四、五官协同,立体展开 观察应该说是“官察”。五官都应该开放。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盎然富于生机,与他五官的开放是分不开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视),光滑的石井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