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语文高考总复习——文言文.ppt

2010年语文高考总复习——文言文.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文言文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5.注意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6.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7.注意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8.注意固定词语、固定句式(文言文中有些固定词语,要用固定译法。) 特别提醒: ①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误译: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②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没有做到字字落实。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误译: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一)例题详解 [例1]2002年全国高考第16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解析] 例如(1)题“其李将军之谓也?”翻泽成“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固然可以得满分。如果翻译成“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尽管与前一答案在句式上有不同,但也可以不扣分。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对关键词语正确把握,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例如(2)题中的“及”、“尽”两词,只有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能算作准确。如果把全句译成“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尽管大意不错,但未能译出关键词语,全句的译文就不能称为准确,因而也不能得满分。 [例2]200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第15题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2)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而感动,也坚守杞州。 (3)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 [解析](1)有几个关键词:“义”,“名词作状语”,要翻译成“按道义”;“公等”,“公”,第二人称,“你”,“等”,表复数,“公等”可以翻译成“你们”;“妻子”,古今异义词,在古文中指“妻子、儿女”。(2)“公逸感端之节”,为被动句式,翻译时要按被动句式翻译,如果按主动句翻译则不能得分;“亦固守”,是省略句,“固守”后面省略了宾语,根据原文,这个宾语是“杞州”,翻译时要把这个宾语补充出来,并用括号以示区别。(3)几个关键词:“比”,“到……时”;“下”,“部下”;“在”,“存在”,这里指“活着”。注意“体发癯焦”,应该是“体癯”“发焦”,否则按“体发癯焦”就没法理解,这种写法在高中课本中出现了多处。 (二)解题方法归纳 A.借助语境正确理解句式和句义。正确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你首先要细读原文,综合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理解词义,弄懂句意,理清层次,了解写法,掌握原文的全貌,还要了解原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境遇。动手翻译前,要读懂句子,并要把你理解的句义放到原文(语境)中去检验其是否正确;翻译后,你同样要记住把译文放到原文(语境)中去检验其是否正确,通顺。 B.注意重点词(实词、虚词)的意义。一般来说,文言句子中的重点词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专用名词和习惯用语、通假字、多义词、偏义复词、15个常见虚词(尤其是有多种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