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第三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3-1-3第三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10·全国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岉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解析】(1)注释①点出此诗作于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之时,可知作者仕途失意,对前途充满忧虑。尾联“酒阑无奈客思家”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此句是全诗的关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缘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欧阳修何尝不是愁肠百结。客愁贯穿于全诗始终,令人抑郁不展,“何日是归年”呢?作者仕途失意,无可奈何之意,急切返乡之情尽在其中。 (2)题要求写出该诗的写作特色,我们应从全诗出发,考虑描写、抒情、修辞等表现手法。作者首句写凄凉的静夜景色,次句写扑朔迷离的春夜景色,第三句写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末句写酒兴已阑,黯然思家。四句分叙了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中光景,都透露出作者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从修辞上分析,该诗前后两联字字相对,对仗工巧,天衣无缝。 2.(2010·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②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洁(或“超凡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3.(2010·安徽,8~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照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1)本题考查诗人为何有“寂寞壮心惊”的感慨,实际上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结合注释①了解到本诗写作时间是763年,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但“边隅还用兵”,吐蕃回纥乘虚而入,战乱再起。战火已烧至“雪岭”一带,注释②告诉我们“雪岭”在成都西北,作者曾居住在成都草堂。此时严武已去世,杜甫的生活失去依靠,他又开始了漂泊生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人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计问题,而是面对“天地日流血”的战乱,发出“朝廷谁请缨?”的疑问并由此产生“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