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服饰文化考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考析 摘要:《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们研究古代民俗原始文献。通过《诗经》服饰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成为人们审美对象帮助人们更好的情达意。这种审美意识在先秦时就已初露端倪是在《诗经》中服饰遮风挡雨悲欢离合情愁爱恨。值得是,《诗经》关于服饰文化的诗句,既客观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又“比、兴、赋”等不同技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衣着的形象,其文化意蕴跃然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三)蚕丝的利用 比起葛和苎麻来,蚕丝就显得高贵大方了很多。“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提到“狐裘黄黄”,指的就是皮衣。 (一)日常衣物 从上文可知,一般的老百姓平日的衣服就是葛衣或者麻衣,这属于“单”;冬天的棉衣为袍和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唐风-无衣》,就是寻常百姓家冬天罩在外面御寒的棉衣了说到种类繁多,还属贵族们。有裘、象服、锦等,“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褧衣中“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 (二)服饰的其他组成部件 除了上衣下裳,还有内外之分。《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瀚我衣,害瀚害否,归宇父母。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帨中的“充耳锈莹,会弁如星”则是男子佩戴于冠冕上头饰品。其次,身上的装饰:《卫风-芄兰》中“芄兰之支,童子佩触”,一个小孩子佩戴了大人应该佩戴的首饰。《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芾”指的是官服上的革制蔽膝,上窄下宽,为官者所能佩戴。《卫风-有孤》中讲到一位村妇看到贵族衣着华贵而自己的丈夫却是赤身在田野劳作,感慨“之子无带”,这里的“带”就是贵族日常佩戴于身上的一种身份地位象征的服饰部件。 (二)佩饰的材料 从《诗经》中不难发现佩饰的主要材料是玉石。《卫风-竹竿》中的“佩玉之傩”、《郑风-有女同车》中的“佩玉将将”、《卫风-芄兰》中的“容兮遂兮,垂带悸兮”等等都是形容女子佩带玉饰后的美好形象。《郑风-子衿》“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简单的勾勒了女子的心上人青白上衣,环佩青玉的形象,一个“青玉”就将男子的俊朗形象跃然于纸上。 佩玉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佩玉琼琚”与“佩玉将将” 从视觉与听觉上也强化了女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高雅的品行。《卫风-淇澳》描写男子佩带充耳:“充耳锈莹,会弁如星”。“锈”指的是宝石,“莹”指玉的颜色,代指男子所佩戴的玉石。而且,充耳除了佩戴之用外,还有另一层文化内涵:汉朝的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提到“瑱,镇也。悬当耳旁,不 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也就是说佩戴充耳,要有所闻,有所不闻,言行举止要谨慎,因此,人们佩带充耳也是为了彰显德行。 五、服饰的人体修饰 服饰既然存在审美的作用,那么为服饰锦上添花的除了佩饰和装饰,还有人体的修饰,也就是发型、面容装饰、染指、纹身等等。《诗经》中关于人体的修饰给与了大量的笔墨描写。 《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里的“膏沐”正是女子用来润发的化妆品,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护发素。从中可以推测出,那时的女子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并使用化妆品来修饰自己。《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 《诗经服饰考论》张嘎 西北大学 2007-05 《诗经作品选》 《诗经作品选》 张惟清、高毅清:《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齐鲁艺术出版社 1994-03 苑涛:《论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形态》 山东大学学报 2005-04-2 《诗经鉴赏辞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