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课《祝福》课件1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2课《祝福》课件1人教版必修3

封建思想: 1、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不能破坏尊卑秩序。“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封建礼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根据儒家思想制定的,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封建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 3、妇女的三从四德。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违背了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4、祭祀。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情节概括与分析 按小说主人公的发展(命运)来概括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情节 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祥林嫂的外貌变化 ●初到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再到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找行动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善良的祥林嫂 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归纳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研读:人物形象——“我”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讨 论 (1)祥林嫂之死的根源: 封建伦理制度 旧文化观念 环境描写——三次“祝福”的描写 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1、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2、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意味,在鲁镇家家祝福的背景下,被众人歧视的祥林嫂却在这一刻死去,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3、首尾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气氛,深化了主题。 总结:主题 作者以鲁镇为背景,以“我”回鲁镇的见闻和回忆为线索,用沉郁悲愤的笔调,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2)解救办法: 摧毁旧制度 否定旧文化 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观念。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 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第一次“祝福”时,祥林嫂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寡妇,受到众人的赞扬。第二次“祝福”时,祥林嫂是一个被鲁四老爷认为“败坏风俗”的罪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第三次“祝福”时,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怀着对地狱的恐惧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