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试试卷.doc

福建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试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文艺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A组 考试科目编号:411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 考试日期:2004年1月11日下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 1、“文学革命”; 2、辛弃疾; 3、“左翼”文学; 4、“解放区文学”;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6、《金光大道》; 7、“改革文学”; 8、“女性写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要谈谈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 略述左翼时期“社会剖析派”的小说创作概况。 3、 试述“解放区文学”中“信天游诗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4、 简谈“十七年”农村小说创作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5、 怎样理解“革命样板戏”创作中的“三突出”特征。 6、 新时期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58分。 1、 从社会文化思潮变迁角度,试述90年代文学分流的原因。(20分) 2、 从“启蒙”到“革命”的转换,在30年代的文学历史中是如何体现的?(15分) 3、 刘半农曾赠鲁迅一副对子:“魏晋风度、托尼文章”。请回答下列问题: A、 何谓“魏晋风度”?(8分) B、 谈谈鲁迅杂文中是如何体现“魏晋风度”的?(15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单考) 考试科目编号:468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单考) 考试日期:2004年1月11日下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五四”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文学社团? 2、茅盾在30年代的文学创作主要有哪些? 3、《围城》的主题应怎样理解? 4、谈谈《茶馆》的艺术结构。 5、“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具体指那些作品? 6、简述“伤痕文学”。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谈谈郭沫若在4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 3、试比较赵树理与孙犁小说创作的异同。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单考) 考试科目编号:352 考试科目:文艺理论(单考) 考试日期:2004年1月11日上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共90分,5小题,每小题18分) 1、为什么说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话语? 2、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的真实有何特点? 3、为什么说文学是无功利的,同时又是功利的? 4、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5、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 二、论述题(共60分,2小题,每小题30分) 1、举例说明意境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2006年文学院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文艺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戏曲学 考试科目编号:316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考试日期:2004年1月11日上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共90分,5小题,每小题18分) 1、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特殊的话语生产? 2、 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 3、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物件。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请用马克思的这个观点简述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互动关系。 4、 清代批评家王夫之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简述你对这几段话的理解和评价。 5、 传说有一个画家画花,画得栩栩如生,不仅人,甚至连蜜蜂都把它当真花去采。你认为这幅画是否画得很出色?为什么? 二、论述题(共60分,3小题,任选2题作答,每小题30分) 1、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 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与世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