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民国建筑,
领略金陵之美。;小组成员介绍;民国时期南京的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新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民国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并且兼容中外,融汇南北,是西风东渐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首都计划》
一国必有一国之文化,中国为世界最古国家之一。数千年来,皆以文化国家见称于世界,文化之为物,大多隐具于思想艺术之中,原无迹象可见。惟为思想艺术所寄之具体物,亦未始无从表出之:而最足以表示之者,又无如建筑物之显著,故凡具有悠久历史之国家,其中固有之建筑方术,固当保存勿替,更当发扬光大……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藉此表现,一方以观外人之耳目,一方以策国民之兴奋也。
;民国时期南京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演变;西风东渐—
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的前奏;天主堂全景特点:
地基作十字形。;天主堂内景特点:中厅高耸,直对圣坛,束柱作为中厅和左右侧廊的隔断,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代表建筑: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博物馆:位于原金陵大学图书馆内,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两翼两层,单檐歇山顶;中区三层,重檐歇山顶,门套刻板。底层中部为宽大的门厅。;小礼拜堂:歇山顶单层建筑,拱形门。门前抱鼓石一对,踏道间设丹陛石,大门券脸和窗框宕石刻西式图案。;礼堂:单层砖木结构,主区歇山顶,附区硬山顶,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山墙和屋檐花饰精美。屋顶覆蝴蝶瓦,清水砖刻线脚,工整细致。山花砖雕盘长卐字如意纹吉祥图案,工整清晰。;塔楼:歇山顶,灰色简瓦,青砖厚墙,小窗,地上两层,塔楼五层,高耸突兀。门前草坪规整开阔。十字脊顶,脊上饰小兽。;代表建筑:中山陵;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碑亭: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为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高17米,宽12.2米,平面近似方形。;博爱坊
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整座牌坊,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和风格。牌坊高11米,宽17.3米,三间四柱冲天式。
牌坊的顶端,盖有蓝色琉璃瓦。四根石柱的柱脚前后,夹抱鼓石,柱底是长方形的大石座。牌坊上刻有莲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绘式的图案。在牌坊中门的横楣上,镶有石额一方,镌刻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二字,因此,这座牌坊被称为博爱坊。;祭堂长28米,宽22.5米,高26米,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祭堂侧面山花特写;碑亭屋脊和檐枋雕饰;陵门旁的石狮;多元发展—
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的高潮;造于193l—1934年的原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群众俗称“美龄宫”。环山小径恰似一串项链,绿琉璃瓦的宫殿式楼房恰似项链上的钻石,典雅庄重。楼三层,中区庑殿顶,两侧重檐歇山顶,主楼后延展出仿白石高台基,石钩阑雕刻飞凤,地面大理石拼花极为精美,屋内陈设为原物布置,国家文物局确定为近代优秀建筑,并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音乐台:混凝土照壁高12米,仿中国传统的五山屏风形式,既是舞台背景,又是声音反射板。尤为高妙的是,作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为由高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席,天工人巧,衔接无缝。
;代表建筑:颐和路; 颐和路:在南京,有一条美丽幽雅的街道--颐和路,它是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的综合,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南京,最美最悠闲的小路莫过于颐和路了,它周围都极其的繁华,而它却存在于一片嘈杂中,尽显自己的宁静幽雅,整条街道透出神秘的气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 颐和路民国建筑群: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保存有大量的民国建筑。而在颐和路、宁海路一带,则有一片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群。按照当时的“首都计划”,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了二百多栋高档住宅,是许多使馆和达官贵人、洋人的花园别墅。其中有马歇尔公馆旧址、汪精卫公馆旧址、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等,因此,也被称为“使馆区”或“公馆区”。;这里的建筑吸纳了西方的建筑风格,有美式、法式、西班牙式等,造型各异,无一相同,成线成片的住宅群如同一个国际住宅建设展览馆。;民国时期南京国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