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图文.ppt

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图文

10.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在长安的太学里,五经博士对学生的教育,把“通经”(精通五经及其标准注释)作为进入官场的途径。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代儒学以经学为特征 ②关注社会现实成为治学的基本思想 ③儒家学术体系日臻完善 ④儒学成为政治色彩浓厚的正统学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知识调动运用与材料理解 中国古代思想流变 董仲舒(汉)—韩愈(唐)—程朱陆王(宋明)—顾黄王(明末清初) 经学(汉:今文经和古文经)—玄学(魏晋)—理学(宋明)—朴学(清) 11.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为此孝文帝决定 A.统一文轨 B.整顿吏治 C.定都平城 D. 迁都洛阳 材料理解与知识调动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 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 1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科技成就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的科技著作是 ① 《黄帝内经》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调动和运用知识 13.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 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材料理解与知识调动 从三省六部制到中书门下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由于中央使职行政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对地方政务的领导权,中枢体制中三省制受到冲击,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14. 右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 ②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 ③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 ④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有效信息与知识的调动 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与《货郎图》 肩挑重担那辞疲 ??????????? 夺攘儿童劳护持 ??????????? 莫笑货郎痴已甚 ??????????? 世人谁不似其痴 15.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宗族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理学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貌 有效信息的运用 16.右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右图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A.黄道婆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B.棉纺织品产量增多,丝织品产量减少 C.棉纺织技术推广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D.王祯的《农书》首倡推广棉纺织技术 调动和运用知识 17. 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 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 ④对外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 广东商人资金雄厚 苏杭明清时期的丝织业 推论:一口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