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精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复习资料)绪论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建 吴 隋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魏晋南北朝历史沿革:魏(220—265)——西晋(265—317)——东晋(317—420)——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77)、北周(557—581)汉末至南北朝这近四百年的历史,总的特点及其对文学产生的影响表现在:(1)政局动荡,长期分裂,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局面,这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时代,与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亦不相同,这种动荡不安的时代不仅直接危及不少文人的生命,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2)中心南移,政分南北,文化发展的南北差异显得异常突出,文风亦出现南北之分;(3)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并存,而且长期分裂的政治格局为外来文化(佛教)的接收、渗透提供了契机,文化发展由此出现多元化趋势,这一时期文学天空的丰富多彩是多元文化滋养的结果。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以诗歌为轴心) 汉末及曹魏时期:(1)建安文学;(2)正始文学 西晋时期:(1)太康文学;(2)永嘉文学 东晋时期:(1)志怪小说;(2)玄言诗; (3)陶渊明田园文学 南朝时期:(1)宋之元嘉体(山水诗); (2)齐之永明体(新体诗); (3)梁陈之宫体(徐庾体); (4)文学理论总结期; (5)志人小说;(6)南朝民歌 北朝时期:(1)北方本土文学; (2)南北融合的文学;(3)北朝民歌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的自觉(一)文学地位和观念的变化“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文”与“文学”——文体意识——文笔之分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曹丕这话的意思,是把文章提到和经国大业一样重要的地位,以之为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所讲的“文”包括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八类),其范围尚属宽泛,但今天所讲的“文学”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而且曹丕对非文学类文体提出了审美性的要求即“宜雅”、“宜理”、“尚实”,这也是他“论文”思想的一种进步。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刘勰《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中文体论二十一篇,涉及文体达81种,包括骚、诗、乐府、赋等文学体裁,也包括颂、赞、祝、盟、诸子等非文学类文体。由此可知,刘勰所论及的“文”非常宽泛庞杂,体现的是“杂文学”的观念。共分33大类。——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萧统《文选》:全书三十卷,分为赋、诗、骚、七、诏等38类,编者不选经、史、子类的文章,说明对“文”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体现了对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加以区别的趋向(不过萧统仍然把诏、册、碑、碣等应用文体归入他心目中“文”的范畴)——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综上,魏晋南北朝时对于文学的认识:从文体方面而言,诗、赋等文学体裁在其“文”的观念中被置于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一些应用文体亦不排除在“文”之外,这种认识较之先秦两汉时期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今天看来其所谓“文”或“文学”仍然属于广义的文学或杂文学;从审美方面而言,从曹丕到萧统,无不把美视为“文”的本质所在,强调文学性,追求审美性,这标志其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的一次飞跃《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有韵之文包括诗、骚、乐府等诗体作品,也包括赋、颂、赞、祝、盟、铭、箴等讲究声律的文章;无韵之笔包括史传、诸子、论、说、诏、策等文。(二)作家身份、人格气度及文学活动的变化作家身份的相对独立——文人贵族化倾向(庙堂文人、贵族文人、科举文人、落魄文人)及其生活内容——文人集团及其游宴雅集文人集团: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竟陵八友文人雅集:南皮之游(曹丕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