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民间高利借贷现象的思考
《经济师》2010年第lo期 ●金融研究
摘要:温州向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标志
性区域,民间借贷由来以久。其传统模式主要
攀附在亲缘与地缘之上的一种民间借贷行为。
但近年来,随着典当行激增,寄售行的兴旺,担
保公司的盛行(以下简称民间高利借贷机构),
使这一传统的借贷模式被打破。在这些民间 温州民间高利借贷现象的思考
金融变更的背后,温州几近进入“全城借贷”
态势。因此,文章认为,这种高利借贷已突破
了传统民间借贷的意义,尽管目前从事民间高 ●蒋加平
利借贷机构数、借贷总额等数据无法统计和掌
握,但文章认为有必要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剖 构有soo余家,而这些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 也得到了贷款,使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不断加
析,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除自身股东的积累外,还有来自民间的借贷 剧。(3)产生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没有哪个行
关键词:温州 民间高利贷思考 和部分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入。借贷呈“击鼓 业能够承受得起这么高的借贷利息,从企业看
中图分类号:F830.589文献标识码:A 传花”的形式在流转,比如某A以1()‰的月息 如果卷入了高利借贷的漩涡。不可避免会增加
借给某B,某B又以15%,20‰的月息借给某倒闭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在“击鼓传花”式的
文章编号:1004—4914(2()10)10一187一02
c,某c又以25‰~30‰的月息借给某民间高借贷链条中,只要有一个链条断裂,将波及所
温州的民间资本借贷向来十分的活跃,这 利借贷机构(中间也可以有更多的环节)。然后 有的风险。目前融资的高利借贷,远比当年农
种模式与温州人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由于 民间高利借贷机构又以更高的利率借给某D, 村基金会、金融服务社等的风险大,无论是机
温州人很善于抱团,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民问 其中中介的人,人人都是“食利者”,如果资金 构的数量还是融资的规模,都远远超过当年的
机制,形成了小资本、大集聚,可以围绕着利 链没有断裂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观的收入,市 农村基金会和金融服务社,加以有很大的信贷
润、围绕着投资的商杌,迅速地集聚起来,温州 场也就会非常的繁荣,但一旦有一个环节断 资金流入其中,一旦产生风险,将不可避免地
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商会就是一个资本集聚的 裂,别说本金,可能连利息也无法保证。 波及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以上种种迹象都
核心和组织者。据温州市金融办最新调查数 二、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危害性及对金融 是产生较大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4)使有限
据显示,流动的民间资本已超过4500亿元,资 机构的影响 的信贷资金步入了恶性的循环。随着民间高
本容量基本在6000亿元左右。可以说。温州民 1.积极的因素。温州的民间融资对企业和 利借贷机构的盛行,分流了大量的资金,使一
间资本在各领域都已是热潮涌动,炒楼、炒矿 个人的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产生了互补的作 些原本在银行业体内循环的资金,由于高利的
可见一斑,对金融业的热情更是达到空前高 用,弥补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不足的缺陷,在 诱惑,急剧流向这些民间的高利借贷机构,导
度。由于民间资本雄厚,一直以来民间融资之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服务空白区域的融资 致银行的资金组织工作难度加大。
风盛行。目前已演变出很多的担保公司、典当 服务,分散了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压 三、对规范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建议
行、寄售行、经济咨询公司、承兑贴现等五花 力。民间借贷以其简便、快捷的方式,为资金 对民间的高利借贷行为.必须咖r似i恃,
八门的各种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目前通过这些 融通者提供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对区域经济 并且要采取有效的堵疏结合的办法,逐步使其
所谓的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的借贷月息50‰已 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 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是常态,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