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一、基因工程的含义 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移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就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二、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二)基因是可以切割的 (三)基因是可以转移的 (四)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五)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六)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三、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四、基因工程研究最突出的优点 打破了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使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甚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相互重组和转移。人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细菌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动植物中表达。 第二节 DNA重组 一、DNA概述 (一)DNA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节 DNA重组 二、目的DNA片段的获得 (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片段化 1.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2.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 3.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位点 4.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反应系统 5.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DNA的方法 第二节 DNA重组 二、目的DNA片段的获得 (二)特异性DNA片段的PCR扩增 1.PCR基本原理 2.耐热性DNA聚合酶 3.PCR引物 4.DNA片段PCR扩增系统 第二节 DNA重组 二、目的DNA片段的获得 (三)DNA片段的化学合成 1.合成引物 2.合成DNA寡核苷酸连杆 3.合成基因片段 第二节 DNA重组 三、DNA片段的连接 (一)DNA连接酶 (二)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1. 互补黏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 2.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3.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 4. 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第二节 DNA重组 三、DNA片段的连接 (三)DNA重组类型 1.插入重组 2.置换重组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一、质粒载体 (一)大肠杆菌质粒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一、质粒载体 (二)蓝藻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一、质粒载体 (三)农杆菌Ti质粒载体 (四)酵母2μm质粒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二、病毒(噬菌体)克隆载体 (一)噬菌体克隆载体 1.λ噬菌体克隆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二、病毒(噬菌体)克隆载体 (一)噬菌体克隆载体 2.cosmid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二、病毒(噬菌体)克隆载体 (二)植物病毒克隆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二、病毒(噬菌体)克隆载体 (三)动物病毒克隆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三、人工染色体载体——大片段克隆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三、人工染色体载体——大片段克隆载体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四、体内同源重组整合载体(系统) (一)常规基因定位整合系统 第三节 基因克隆载体 四、体内同源重组整合载体(系统) (二)基于噬菌体P1的Cre/Lox定位重组系统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一、目的基因的来源 目的基因主要来源于各种生物。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特别是人和动植物染色体中蕴藏着大量的基因,是获得目的基因的主要来源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基因组也是目的基因来源的候选者 质粒基因组、病毒(噬菌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也有少量的基因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一)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法直接分离目的基因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二)利用PCR直接扩增目的基因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三)目的基因的化学合成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四)通过构建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分离目的基因 1.基因组文库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2.cDNA文库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3.从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中获得目的基因 第五节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一、受体细胞 (一)原核生物细胞 (二)真核生物细胞 第五节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一)外源DNA转化方法 化合物诱导转化法 致癌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载体转化法 电穿孔转化法 微弹轰击转化法 激光微束穿孔转化法 超声波处理转化法 脂质体介导转化法 体内注射转化法 花粉管通道转化法 精子介导法 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化法 第五节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二)病毒(噬菌体)颗粒转导法 用病毒(噬菌体)的DNA(或RT-DNA)构建的克隆载体(或携带目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