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
陈支平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361005)
: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杨氏族商的殖产过程及商业经营状况, 讨论了以往学 对
于传统家族制度批评的诸问题。指出社会生产规模与效益的扩大, 是需要社会的诸多因素
加以配合的, 杨氏家族在清代台湾生产资源较为丰富、市场条件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里, 繁
衍经营, 虽然历经近200 年的殖产与分家析产的沿袭过程, 家族规模与经济实力并没有日益
细分萎缩化, 相反地不断有所扩展壮大。而在另一方面, 中国家族制度所具有的包容性和适
他性的文化特征, 使得杨氏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情景下, 能够不
失时机地适应商业市场经济变化的潮流, 以传统的家族共有财产, 直接投资于工商业活动。
这也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完全有可能在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变迁中, 发挥比较积极的适
应和促进工商业市场经济进步的作用。
: 台湾 杨氏族商 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的地方 商人集团, 即所谓的地方商帮, 已经引起中国经济史学界的广泛兴趣, 研究成
果甚多。然而组成地方 商帮的具体商人, 尤其是以乡土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商人, 由于文献资料的欠
缺, 涉足研究者相对稀少。近年来本人一直从事福建与台湾区域的民间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获见
台湾台中、彰化等地的杨氏家族的一批文书, 其中包括5杨同兴族谱6、5寓鳌社口杨同兴号阄书6及5杨
家文录6等数十份。这些家族文书对于深入探讨清代中后期台湾民间家族的商业经营与家族组织的
运作, 饶有史料价值。现略加整理分析, 论列如次。
一、杨氏家族的繁衍与经营概况
杨氏家族的祖籍是福建省同安县, 始迁组杨咸曲携胞弟杨咸仙, 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同安迁移台湾
岛的彰化地区。不久胞弟病逝, 杨咸曲独撑杨家家门, 奋力经营, 有所成就。5杨同兴族谱6载杨咸曲
事迹云:
咸曲公, 字启泰, 谥士直, 运裕公之长子, 生于雍正癸丑十一年二月初一日子时, 乾隆丙子二
十一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蔡坝后洋原籍渡台, 卜居鳌峰之西势, 即今清水。是为分支之始
祖。经营实业, 克勤克俭, 粒积创置, 厥后成家致富。至道光七年, 三子分爨, 设杨同兴号, 广置产
业, 以供子孙历年轮流祭扫之资, 及备培养子弟诸费之无本之无缺。编智、仁、勇三字为长、二、三
大房阄书之号。今以清水为中心, 子孙蕃衍全台。远及日本国等, 士农工商各尽其业, 人才辈出。
¹
,,顾及弟咸仙公无子, 九以第二子舒献公奉祀。
杨咸曲初到台湾之时, 主要从事农业开垦。生有3 子: 舒 、舒献、舒雾, 分为三大房。因叔父曲仙早
逝无嗣, 遂由次子舒献兼祀之。舒 、舒献、舒雾3 人继承父亲的遗业, 虽仍然以从事农业为主, 但也
开始兼营商业。如次子杨舒献与大嫂龚氏, 均协力于商业生理,/ 龚氏闺名宜娘, 号静勤, ,,生于乾
隆壬辰三十七年闰六月九日辰时。襄理舒献公极力治家, 从耕商发达。0 º 到了第三代, 杨氏族人中
¹ 民国5杨同兴族谱6 ( 下) , 5咸曲公6 。
º 民国5杨同兴族谱6 ( 下) , 5祖妣龚氏6 。按龚氏入选彰化县节孝录, 参见周玺( 道光) 5彰化县志6 卷85人物志6 。
# 90 #
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
从事商业的人数不断增多, 如族谱载/ 芳西公, 舒雾公之第五子, 敕授文林郎, 道光癸未三年五月十九
日午时与四弟启明公孪生。六岁失怙, 遵母训、重兄命, 承父兄之丕基, 率子侄以尽职, 共居者五世, 同
食者百人。或耕或读, 惟期继长而增高; 或贾或商, 莫不积铢而累寸。一堂济济, 后先媲美。远近之人
乐争颂之。,,大振家声, 编堂号曰同美。0 ¹
至迁台第四代, 杨氏家族族人从事商业活动的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长房杨克杏之妻吴氏, 矢志
培养自己的子弟从事商业活动, / 杨吴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