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4师生关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理论4师生关系剖析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尊重是一种平视、平等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 它需要: (1)换位思考; (2)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尊严。 即:尊重别人,实现助人人乐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案例1:搬木头 二战期间,一位法国老人住在偏僻的农村。一天,一位年轻人在他家院子边徘徊。老人观察良久,对他说:“先生,您愿意帮我把这堆木头搬到院子那边去吗?我老了,搬不动了。”男子欣然同意。晚上,这位男子愉快地与老人共进晚餐。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老人重复了多次让人搬木头和与人共进晚餐的过程。其实,那对木头根本不需要搬动。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案例2 带刺的表扬 某教研活动,教师呈现一简单问题,并指定一个叫张小明的学困生回答。回答正确,教师当即表扬:“今天张小明不错!”原以为,学生会因受到表扬而倍感喜悦或鼓舞,可实际上学生面无表情,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老师的表扬给学生带来了潜在的压力和挫败感。 反映出老师对张小明的一贯态度。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愿望。发展是人的天性,每一个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发展完善自己,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发展的需要可能没有表现出来。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获得一个人应有的尊严与尊重。 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水平与状态等方面。 尊重学生的特点就是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教育过程中要认可每个学生在认知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有一定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不是强求一致。 案例 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 用“发现”造句 “我发现大母鸡围在草垛边转”。 “我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现象”。 老师给与不同的评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尊重学生的水平就是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成熟甚至是缺点和错误。 史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 (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现年68岁。 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尊重学生的状态,就是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都有好与不好的时候,教育过程要体贴学生的身心状态,而不能过于机械刻板。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2.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案例:明知故犯 班主任刘老师因为学生董某上课看动画书,把学生带到办公室。“我在班里说过不准看这种书没有?” “说过。”“为什么还看?”与此同时书被刘老师摔在了董某的脸上。董某抗议:“老师不能体罚学生!” “谁叫你看?”刘老师随即又在董某脸上打了几下。董某挥拳打向老师,老师眉棱上立刻肿了起来。 结果:老师住院,学生转学。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2.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明知故犯和说不清楚,老师当然生气。可是老师明知打学生不符合师德要求,甚至违法,不也是明知故犯吗? “你怎样呼唤森林,森林就怎样回答你”。 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 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的权利,如维护自己尊严、保证自己安全、参与有关活动等的权利。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发扬教育民主 师生 冲突 师生之间存在管理和被管理、控制和被控制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冲突。最易引起学生不满和反抗的,是教师采用他们不能接受的言语行为,如威胁、训斥、讥讽、体罚等。师生冲突引起情绪冲动,教师威信下降、失去控制力,情绪剧烈波动、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教师的素养和技巧。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善于同学生交往 善于打破师生初次交往的生疏感。 2 经常性地保持与学生沟通与交流; 1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善于同学生交往 案例: 曾帆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他非常迷恋玩儿电子游戏,由此常忘记写作业。老师和父母分别找他谈话,曾帆的态度是不作声,始终保持沉默。最后,他的父母和老师说:“你为什么不专心读书?你以为不作声就可以向我们交待了吗?”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善于同学生交往 上述老师和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存在障碍。主要在于他们向学生传达信息时过分地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不留余地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 第二节 新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