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绪论 歌剧的诞生和佛罗伦萨乐派
歌剧的诞生
歌剧诞生的社会背景
一 欧洲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诞生于1597年至1600年间,这一时期也是音乐的巴洛克时期的开始(1600—1750)
二 这一时期也正处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约1350年—约1550年)
1,“文艺复兴”不只是学术和文化史上的一个时代,而且一种无与伦比的“文艺复兴精神”改变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思想和艺术,也包括政治、经济和宗教。
2,为什么“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A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先进的城市社会
B该地区对古典有着强烈的感情联系
C 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国家
歌剧诞生前的戏剧和音乐
1 古希腊的戏剧
带简单乐器伴奏、有合唱、独唱和道白的悲喜剧
2 牧歌套曲或牧歌剧
人们也把这种戏剧称为“Madrigale dialogato O Commedia madrigalistica”(用对话表达的牧情歌或牧歌喜剧)。牧歌剧是用牧歌和复调音乐的形式进行写作的。这种剧不进行表演,因为舞台上没有布景道具和服装,仅仅是歌唱者用合唱的形式加上乐器的伴奏来叙述故事的内容,合唱交替地表达每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任何独唱,要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时,合唱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代表两个人物,有时也用方言演唱。当时经常演唱的是艺术性喜剧,演员用戴上假面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这是当时盛行于意大利宫廷社会的一种戏剧,剧作采取优美动人的诗句写成,表演时穿插伴有优美高雅的音乐。田园戏剧的特点是:人物角色很少,一般都是牧人、仙女、林神等角色,布景都是以树林为景,制作精致考究,内容主要以爱为题材,伴随着痛苦和悲伤。在文艺复兴运动的15、16世纪,也恰恰是复调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复调音乐的技巧已日渐成熟,尼德兰作曲家沃克汉姆曾写过36个声部的卡农曲,足以说明复调音乐技巧在当时已发展到怎样一种复杂程度,但同时也表明在一部分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对于形式、技巧方面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于音乐艺术表现力的追求。复调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充分显示出人类音乐思维无比丰富的创造力,但是,随着这种艺术不断地成熟并作为一种主导风格主宰了一个时代的音乐创作,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突出地表现为:一些作品由于声部过于繁复而难以为人的听觉所把握,其结构上的严密精细极大地满足了作曲家智力上的需要,但却超出了接受者感性体验上的自然选择。特别是当人们力图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活动以及包含在这些情感活动中的各种观念和思想时,这种技艺性、逻辑性过强的复调音乐作品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音乐来准确、清晰而有效地表现和打动人的情感成了当时一些音乐家的审美追求。他们坚信这种审美理想在古希腊音乐文化中曾经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从一些古代文献中得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史诗、悲剧都是在乐器的伴奏下以歌唱的方式进行表演,诗、歌、舞、乐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种艺术形式对于迫切要求用音乐来表达人类情感生活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可供效法的榜样。因此,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种集文学、诗歌、音乐乃至戏剧众家艺术之妙于一身的艺术形式。—1630 是第一个正式以康塔塔称其作品的人。
第四讲 那波里歌剧乐派
第一章 那波里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那波里乐派的奠基人; 普罗文扎勒(F Provenzal 1627---1704)生卒于那波里。曾任那波里音乐学院教授,担任过指挥。他师承威尼斯歌剧乐派,发展了活泼灵巧的抒情风格,有12部歌剧《奴隶的妻子》最著名。
那波里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是斯卡拉蒂(A Scarlatti 1660---1725)作品115部歌剧绝大部分是正歌剧,现存70余部,100部清唱剧600部康塔塔等。代表作品;《万应解毒药》1707《米特利达特,尤帕托》《光荣的凯旋》1718。
斯卡拉蒂歌剧的风格特点
强调用音乐表现戏剧,人物的感情发展完全可以用音乐加以概括,形成音乐形象。与音乐相比歌词只不过是一种提示,并不起关键作用。
创造了清宣叙调也称“白话宣叙调”,这种宣叙调接近对白,用简单的乐器伴奏(secco)和带伴奏宣叙调(accompanato)前者用于大段的对话,独白。后者用于紧张的戏剧场面或富于表情的段落。
采用了ABA的返始咏叹调
发展和固定了歌剧的序曲形式 快—慢---快这种意大利序曲的格式是交响乐的先驱。
完善了乐队的配制;以弦乐四部为基础,完善木管和铜管组,这种配制和配器方法亦是巴罗克和早期古典主义的典型。
其他那破里作曲家;
杜兰特(F, Durante)波尔波拉(N, Porpora)芬奇(L,Vinci)约梅利(N,Jommeili)佩尔戈莱西(Perglesi)等
正歌剧 意大利趣歌剧或喜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