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4章材料的磨损性能1.ppt

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4章材料的磨损性能1.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4章材料的磨损性能1

1.1 摩擦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 触界面上出现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力, 该阻力称为摩擦力,其方向与引发相 对运动切线方向相反,可用接触面 法向方向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表示: 1.2 摩擦的分类 1.2 摩擦的分类 Stribeck曲线: 不同摩擦状态下,材料表现出的摩擦系数不同。 MST大型磨损试验机 主轴转速: 150~3000r/min,无级可调; 轴向压力: 2MPa,可任意设置 ; 最大转矩: 3000N?m ;主轴惯量: 0.41289kg?m2;结合时间: 0.1~1.0s,可任意设置; 结合频率: 1次/min; 结合次数: 100~2000次,可设置 Φ300mm-Φ500mm整片1:1模拟测试! §6.4 提高耐磨性的途径 因素较多,磨损主要是表面材料的变形和剥落,可从摩擦副表面的强度和韧性两方面来提高整体的耐磨性: 一、减轻粘着磨损的措施 1、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选择互溶性少,粘着倾向小的材料配对;铁与镍、铝相溶,则不能配对成摩擦副;铅、锡、银、铟与铁不相溶,所以常用这几种金属的合金作轴瓦,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塑料等)组成的摩擦副比金属摩擦副的抗粘着磨损性能好。。 2、减少两摩擦副直接接触,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善表面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3、表面处理:电镀、喷涂、渗碳、渗氮、三元共渗等; 二、减轻磨粒磨损的措施 1、选用高硬度韧性好的材料。如农用耕机中刮刀、耙片、犁铧等选用等温淬火获得贝氏体组织;机加工刀具选用高硬的碳化物硬质合金、金刚石;单相组织高锰钢,加工硬化能力高,抗凿削磨损好(风钻杆); 2、表面硬化的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润滑油防尘、过滤处理,去除磨粒; 三、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1、合理选择材料,选用组织状态对接触疲劳有益的结构;马氏体的碳含量0.4-0.5%,减小碳化物粒度; 2、表面硬度匹配: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渗碳层厚度适宜; 3、减小表面缺陷:表面处理 10?m 炭纤维 性能特点 热解炭 树脂炭 C/C复合材料是由增强体炭纤维和基体炭 (热解炭或树脂炭、沥青炭)组成的先进材料,具有显著的性能特点 低密度(约1.8 g/cm3) 高比强/比模 耐高温(3000℃) 摩擦磨损性能优异 §6.5 C/C复合材料的磨损 一、C/C复合材料概念和应用 没有高性能C/C复合材料,就没有现代化的国防 高超声速飞行器部件 ①C/C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高温性能,是高超声速飞行器 燃烧室、前缘、舱体等关键部件急需的热结构材料   ②C/C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烧蚀性能,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 程大型运载器火箭发动机喷管等关键部件的首选材料 2000℃时的高温力学性能优于室温 2000℃以上抗热震性能最佳的结构材料 C919大飞机 ③C/C材料密度低、摩擦磨损性能优良,是大型飞机等 现代交通工具的最佳制动材料 ④C/C材料具有抗强辐射、耐等离子体冲刷、高导热等 优异综合性能,是超高温气冷堆和聚变实验装置的先 进结构材料 超高温气冷堆 光伏产业单晶硅炉 坩锅 热场 大型化工 耐蚀耐热 雾化管 管 片 喷嘴 支架 蝶架 圆衬管 叶轮 反应塔 换热器 C/C材料耐热、耐腐蚀、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化工、热加工等领域 燃料电池 发热体 二、C/C复合材料的金相结构 Cf+光滑层热解炭 Cf+粗糙层热解炭 脆性夹杂(硅酸盐和氧化物等)在循环应力作用下与基体材料脱离形成孔洞, 造成应力集中。 当超过基体弹性极限,产生塑性变形,易在脆性夹杂物的边缘部分最易产生微裂纹,降低抗疲劳磨损能力。 塑性夹杂易随基体一起变形,能够把氧化物夹杂包住形成共生夹杂,可降低氧化物夹杂的破坏作用,提高材料的抗疲劳磨损能力。 二、疲劳磨损 §6.2 磨损过程 4、疲劳磨损的影响因素 ① 非金属夹杂 总之,生产上应尽量减少钢中夹杂物(特别是氧化物、硅酸盐夹杂物),即炼钢 时要进行净化处理。 表面层状态的影响: a. 表层硬度 通常增加材料硬度可提高其抗疲劳磨损能力, 但硬度过高, 材料脆性增加, 反而会降低接触疲劳寿命。 例如: 如图所示,轴承钢表面硬度为 62 HRC时,其平均使用寿命最高。 二、疲劳磨损 §6.2 磨损过程 4、疲劳磨损的影响因素 b. 心部硬度 承受接触应力的零件须有适当的心部硬度。避免心部硬度太低,导致表面和心部硬度梯度太陡,使硬化层过渡区产生裂纹。实践表明:心部硬度在35~ 40 HRC范围内较适宜。 c. 硬化层深度 渗碳钢或其他表面硬化钢的硬化层厚度影响抗疲劳磨损能力。硬化层太薄时, 疲劳裂纹将出现在硬化层与基体的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