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唐丽化与俗化并生现象论析
初唐丽化与俗化并生现象论析
□吴功正
摘要 :丽化与俗化共时并生是初唐诗歌审美的特有现象 。丽化以上官仪为代表 ,形成“上官
体”;俗化以王梵志为代表 ,这种审美趋向 ,开启唐及后来的通俗美学之路 。
关键词 :初唐诗坛 ;丽化与俗化共时并生 ;审美现象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8659 2001 01 - 0069 - 04
初唐诗坛 ,丽化与俗化同时存在 ,这是一个 曰双拟对 ,议月眉欺月 ,论花颊胜花是也 。七曰
颇为值得人们注意的文学审美现象 。 回文对 ,情新因意得 ,意得逐情新是也 。八曰隔
句对 ,相思复相忆 、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泣 、朝
一 、丽化与俗化共时并生的具体描述
朝君未归是也 。”“六对”、“八对”形成了一个相
承绪于南朝 ,结合唐初社会 、审美条件发育 当完整的体例 ,是从丰富多样的诗歌语言运用 、
生长的宫廷诗愈演愈炽 ,进一步向绮丽化的方 组合现象中经过深入分析 、概括而成的。它按
向发展 ,其代表人物是上官仪 ,最终形成为固定 照一定的体式重新加以组织 ,形成稳定性较强
化的体式 ———“上官体”,其体式审美特点是 :绮 又可遵循的条例式格式 , 因此可操作性也比较
错婉媚 。它把唐初宫廷诗推向了高峰 。 显著 。诗律化问题是由几代美学家 、诗论家所
虽然宫廷诗有一定的内容 ,也有一定的形 关注并为之做出努力的课题 。声律化已由南朝
式机制 ,但是 ,没有用理论的语言或规范化的条 沈约等人提出。对偶化问题又构成了诗律化的
例加以规范或规定 ,使之程式化 。上官仪所做 重要内容 ,对偶是意象排列组合的方式与结构 。
的 ,正是这项工作 。据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 在上官仪所概括的“六对”、“八对”中 ,有不少是
引李淑《诗苑类格》载 :“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 。 把音韵与对偶联结起来的 ,如双声 、叠韵 。律诗
一曰正名对 ,天地 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 ,花叶 作为一种形式美的机制 ,它含有韵律规则和句
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 ,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 式结构 。诗的律化是诗的进化 ,是诗的形式美
双声对 ,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韵对 ,彷徨放旷 的发展 。唐代到“沈宋体”标示着律诗的完全成
是也 。六曰双拟对 ,春树秋池是也 。又曰:诗有 熟与定型 。“上官体”是这一形式美学史发展旅
八对 。一曰的名对 ,送酒东南去 ,迎琴西北来是 程中的“中介”。
也 。二曰异类对 , 风织池间树 , 虫穿草上文是 如果说“上官体”的首要特征在形式美学上
也 。三曰双声对 , 秋露香佳菊 ,春风馥丽兰是 促进了诗的体制的规则化 ,那么它的第二位特
也 。四曰叠韵对 , 放荡千般意 ,迁延一介心是 征则是绮错婉媚 ,促进了诗的语言的丽化 。《旧
也 。五曰联绵对 ,残河若带 ,初月如眉是也 。六 唐书 ·上官仪传》云 : “本以词彩 自达 ,工于五言
( )
作者简介 :吴功正 1943 - ,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江海学刊》杂志社社长 、总编辑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