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体间性视域下物理课堂文化特征及要素
主体间性视域下物理课堂文化特征及要素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还原了教育的本性,其视域下的课堂文化具有平等性、交往性、融合性、创新性等特征。构建以尊重与包容、对话与合作、探究与创生、共建与分享为核心要素的课堂文化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正确归向,也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主体间性;课堂文化;核心要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06-06
从广义来看,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的人们所共享的信息、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总和。它分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文化具有社会性、共享性、系统性及要素组成等四个特征。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物理文化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显然,物理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情境中,通过师生的交往合作、积极有效地传承和创生,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养成物理思维、掌握实验方法、坚定科学信念,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过程。这其实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解题技巧、轻思维方法,重应试成绩、轻素养养成等多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见分不见人、有知识无文化的文化缺失现象
反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都归咎于知识本位、应试教育,一致认为应回归教育的原点,彰显教育的本质。那么,“原点”到底在哪里?教育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原点”出发的正确目标指向在哪里?这些问题启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近年来,世界各国和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愈加表明: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不是让学生掌握无穷无尽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说,也就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真正回到教育的原点: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也即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协调发展师生的主体间性。这也是当下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对目前教学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教学原点的不断追问,使我们对当今社会发展理念强调“主体责任”“共享”“命运共同体”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感知和体认共同归源于20世纪中期诞生的哲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
一、主体间性理论还原了教育的本性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先验主体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主体论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等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突破了“我思故我在”主客二元论的思想苑囿,首次提出了主体间性。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论为基础,而各个主体之间又存在共通性,从而使单个主体性过渡到主体间性;海德格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共同存在,是我?c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及生存上的联系:而哈贝马斯则认为主体间性是个体在保持个性化基础上的社会化和在社会化基础上的个体化。由此看来,哲学家们都突破了单个主体的羁绊,走向了以交往为基础的主体间性
应该说,从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主体性的张扬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其过分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和占有性,强调对客体的认知、征服和占有,从而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错位与偏离、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从渊源关系来看,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突破。它在承认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强调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共享。因此,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是对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的占有式个人主体性的扬弃,凸显了交往和共享的意义,走向了多元主体共存、和谐交融的新境界
毋庸置疑,主体性之所以要发展为主体间性,还在于主体性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它生来具有排他性,是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和占有。这种表现常常制约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实施,传统教育观下的教育被理解为在一定情境中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显然,如果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则被当作被动的客体看待,其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打上了“对象化”的印记。“对象化活动”可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但它不适合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在任何时候,人都是目的,而非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这是主体间性的重要表征。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教育,应然地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静悄悄地革命”。无论是“教师中心说”还是“儿童中心论”都未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