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手术后根据《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估总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VAS量表评估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结果:所选病例均得到随访(6个月~5年),手术优良率97.8%;术后1周、6个月、1年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除此之外,还会受到遗传、外界损伤、腰骶结构异常、负重受寒等因素的影响[5]。保守治疗无效或其他临床症状严重、神经受压体征明显及破裂游离型的病例宜选择手术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要求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尽量保护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目前手术方法较多,但基层医院椎间盘镜、椎间孔镜及经皮穿刺臭氧消融等尚未得到普及且适应证局限,术后中长期疗效的不稳定性比传统术式高,部分患者甚至需改用其他方法手术[6]
本研究中病例所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手术仅切除关节突关节的一小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对脊柱的其他结构并未造成破坏,且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可视为开放手术中的微创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切口小,视野较窄,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特点,因而要求医师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巧,所用的椎板拉钩不宜过宽以减轻对皮肤组织的压迫;术前常规拍腰椎正侧位片、CT及MR,方便定位并能排除其他疾病;术前仔细体检尤其重要,根据临床体征结合影像学确定病变椎间隙,术中需确定神经根完全牵开时切开纤维环,遇到神经根压迫较紧病例可滴利多卡因减轻神经根牵拉疼痛敏感度;个别患者术中硬膜外静脉丛较易出血,神经拉钩既可用于保护牵拉神经根又可压向后纵韧带以减少出血,待摘除髓核后其出血自行停止,?M可能摘净椎间盘髓核以减少复发可能,部分患者术后下肢麻木不能完全恢复,术前应告知
本次研究中,对笔者所在医院536例患者实施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显示手术均成功完成,优良率达到97.8%。术后1周、6个月、1年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徐铮宇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项安全性高,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治疗方式,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展振,戈才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5):371-373.
[2]邱贵兴.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18.
[3]毛卫权,杨勇,居来提,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2):119-120.
[4] Maroon J C.Current concep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J].Neurosurgery,2002,51(5):137-145.
[5]赵学军,左玲.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8-12.
[6]赵显,宋涛,孙新宏.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6):662-666.
[7]徐铮宇,江潮胤,顾文奇,等.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9):784-786.
(收稿日期:2016-07-31)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