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探析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探析 【摘要】 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200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以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在小梁切除术上联合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则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光敏度、视野缺损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在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中操作简便,利于推广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小切口; 人工晶体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23-02
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极易导致老年人失明,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控制眼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恢复其有用视力[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较佳,但该术式所需设备昂贵,对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临床经验等有较高要求,基层医院多难以广泛推广应用。笔者特于2010年5月-2014年12月对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100例患者进行了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研究,效果满意,特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200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平均眼压(47.9±5.7)mm Hg,散光(0.6±0.4)D。将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术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6~73岁,平均(67.5±4.1)岁;平均病程(1.2±0.4)年,青光眼类型:急性闭角型56例,慢性闭角型44例;合并症:冠心病39例,糖尿病28例,高血压35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5~75岁,平均(68.0±3.7)岁;平均病程(1.3±0.3)年,青光眼类型:急性闭角型58例,慢性闭角型42例;合并症:冠心病40例,糖尿病30例,高血压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组200例患者经笔者所在医院收入后均确诊为青光眼白内障,纳入标准[2]:(1)晶状体核达到Ⅲ级之上,且矫正视力不超过0.5;(2)药物治疗降眼压不稳定者;(3)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签定知情同意书者;(4)无全身性严重疾病、精神障碍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白内障手术、睫状体光凝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术者;(2)小眼球、眼轴短等先天性结构异常者;(3)眼底杯盘小于0.6,且视野无缺损;(4)白内障初发期、青光眼晚期、继发性青光眼、眼部合并症者;(5)结膜瘢痕、混浊、角膜疾病等患者
1.3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常规降眼压,待眼压稳定2 d后手术
观察组患者常规消毒、麻醉后,由穹隆部作为基底取结膜瓣,并制成梯形板层巩膜瓣,面积在5 mm×3 mm。在角膜平行的方向上作角巩膜隧道,用穿刺刀(3.2 mm)刺穿前房并注入粘弹剂,开罐式截囊,于皮质和晶体核间用BSS液做水层,促进核游离;将核用劈核器劈成两半并娩出,冲洗皮质;完成后将人工晶体(5.5 mm,PMMA)植入囊袋中。于巩膜瓣偏下12点方向做切口约1.5 mm×3 mm,将虹膜、小梁组织切除。应用10-0尼龙线于巩膜瓣行间断缝合2针,于前房注入适量BSS液并检查过滤功能。术后静滴地塞米松3 mg/次,1次/d
?φ兆樾×呵谐?术联合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患者角巩膜做约10 mm切口,余下步骤与观察组相同,手术结束后间断缝合共6针
1.4 疗效判定标准
(1)嘱患者术后1年内随访,检测光敏度、视野缺损情况。(2)根据患者症状判断眼压疗效:(1)治愈,眼压检测在治疗后≤21 mm Hg;(2)好转,术后经药物治疗眼压低于21 mm Hg;(3)无效,眼压无变化或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见表2
3 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部疾病,由于眼压病理性改变而导致的视神经损伤,且伴随特征性视功能损伤,最终导致了不可逆性眼盲。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在我国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慢性患者约占50%的比例[4]。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