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本体论听课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课笔记“艺术本体论” 课程名称:艺术本体论 讲解:王岳川 听课内容: 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 王岳川教授写了一本书《中国镜像》。所谓中国镜像就是中国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指西方。 引用诺瓦利期:“哲思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乡愁”是人生在世所有的愁,也是超越个体无意识的集体无意识的愁。 人修了那么多高楼大厦,而灵魂却在屋外淋雨。我的理解是虽然物质丰富了,但人类的心灵无处安放。灵魂上感到孤独,寂寞,承受着各种压力与煎熬。 艺术与人一起承受了“三个打击”(艺术成了人的精神家园) 第一、哥白尼“日心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第二、达尔文“进化论”(人拖着猴子尾巴,并不是天神般的东西,而是属于自然界)第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人都受力比多驱使,是很卑琐的动物) 传统美学的三个维度:美的本质,美的哲学,即美是什么;审美心理;艺术。 康德把“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问题)、“我应当做什么”(道德问题)、“我可以期望什么”(宗教问题),归结为“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康德是很焦虑的,因为他不想把人变成科学的对象。然而现在的社会,却正在把人作为了科学对象。条条框框约束着人们,使人变得机械与冷漠。我们也要正视这个”人是什么”的问题,虽然我们不是哲学家,但是这个也是很值得我们对于自己去思考的问题。起码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人越来越成为科学的主题,也就越加速着自己的消失,只剩下有关的各种科学(如遗传学、行为科学、心理学)肖像。这种区分式的科学,让中医失去了合法性。我认为有时候这个科学的分析使人变得冷漠。 整体性失败,今天已经没有人谈整体,而是零散性的成功。西方的科学有他的好处,他有精密科学,同时也有坏处,丧失了整体性。微观世界和整体世界同样重要。 海明威《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打倒,但绝不可以被打败。”从哪跌到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尼采《悲剧的诞生》:“人最好不要出生,其次是早死,再次就是爱艺术吧,艺术会使人快乐地过一生。” 蔡元培提出“以艺术代宗教”,不可能。 当个体处于尖锐的心与物、人与世界分享之时,当人在有限无限超越中缺乏中介,而在渴望一切又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两极运动之时,一句话,当人的精神、人的灵魂、人的根基无化而环顾左右无所依持时,有两条路提供给人去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将分离了的世界重新聚合于人的存在。一条是审美之路,它是将有限的价值绝对化,即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把握到绝对(庄子的“逍遥”,孔子的“游于艺”皆是如此);另一条路是宗教。要求在神性存在的绝对形式中把握感性的有限存在。 艺术是感性的,宗教是超验的。 《庄子。逍遥游》:“无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孔子。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艺而达到一种宗教的情怀。 今天,审美变成感性,宗教变成邪教。 尼采:“上帝死了,被我们(知识分子)杀死了。”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就变得比大气还要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自己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当自己虽然很辛苦的完成学习和工作后,却感到一种充实与满足。当自己很轻松的玩了一天后,却感觉自己没有收获在虚度时光。或许这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一种感觉吧。 现在的人崇拜的,不是19年取经,翻译佛经1335卷,翻译15年的人,死后把头盖骨敲成了7块,送到天下大寺庙中的人。而喜欢动辄要回到高老庄的猪八戒,这是一个重大的价值突破。 荣格说:“这样一来,问题就滞留在美学的水平上了――丑也是美,即使是兽性和邪恶也会在迷惑人的审美光辉中发出诱人的光芒。席勒和尼采理解的艺术要求具有拯救的意义,并对于创造和表现有独特的功能。” 我太认同王教授的观点了,现在的社会让我分不清什么是“美”的,李宇春的中性,曾轶可的绵羊音,还是芙蓉姐姐的自恋等等。让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事物搞晕了头脑。更让人不解的是为了出名或是利益,出卖自己,出卖了灵魂。有时我在想,是我跟不上社会的脚步了还是我们的道德没有了底线还是我们的审美出了问题。 死亡一个人要最孤独去完成的事情。 把写作当作一种心性提升,养浩然之气的一个过程。我们现在有一种变化的强迫症,好像不变化就会死。坚守比变化更重要。我们在变的过程中,还缺乏一种本质的判断。句话不仅让我想起了另一句谚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打江山就是一个去变化的过程,守江山就是一个坚守现状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在打江山,一味的在变化,要认真分析一下要不要去推翻这个王朝,要不要去变化,这要认真的思考。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本质的判断。 托尔斯泰:“我每一次用笔蘸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