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新科技浪潮下记者编辑科学素质
提升新科技浪潮下记者编辑科学素质 摘 要 从事科技传播领域工作的记者编辑介于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之间,他们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科技浪潮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和培养记者编辑的科学素质,成为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基于目前世界上主要研究机构开展的科学素质测试情况,特别是总结了近年针对公民科学素质领域和科学教育领域内所取得进展,尝试构建有关记者编辑的科学素质指标体系,尝试为提升科普能力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记者编辑;科学素质;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41-04
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从来不是科学共同体自说自话的幽闭空间,科学总是通过不同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社会公众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沟通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众自觉意识的觉醒,使公众对于科学的理解从最初的科学对公众的启蒙、公众怀着景仰的信念仰望科学,到现在公众开始对科学产生各种怀疑。公众理解科学已不再是以前科学家们、记者编辑们单向给予的过程,公众对于科学不再“照单全收”,而演化成一种双向流动、平等交流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出现了拒绝甚至是批评的态度和声音。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和培养记者编辑的科学素质,积极引导公众正确参与科学讨论和活动,促使公众参与科学意识逐步加强,成为科普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1 有关科学素质的实践测试
从实践层次来看,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和学术界已经开展了大量具体的测试,在科学素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为我们更好地提高和培养记者编辑的科学素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1 有关公民科学素质的测试
首先,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CSL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CSL指标数据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的。从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测试情况来看,代表学者包括美国米勒、英国鲍尔等人
其中,美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米勒科学素质测评指标框架制定的,其测评标准包括3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掌握基本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知识;第二个维度是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第三个维度是在某种水平上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米勒为美国的 《科学与工程指标》所设计的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框架仍被使用至今。在2015年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中的第七章“科学与技术:公众的态度与理解”(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 Attitudes and Understanding)中的公民科学指标体系,涉及对科学精神指数的测评工作,可参见表1
英国鲍尔对于科学的不同概念,以及科学的态度进行了新的探索。欧洲晴雨表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指标,主要借鉴了鲍尔框架的思想。该机构的调查报告《欧洲人、科学与技术》中就有公民科学素质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欧洲晴雨表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指标体系,参见表2
在我国,曾先后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5年共开展了九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对科学素质概念的表述:“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综合历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科普统计数据和教育、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区域评价体系,建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指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可参见图1
1.2 有关教育领域开展的科学素质测试
在教育领域,近年也开展了多项有关科学素质的测评研究测验。Cooley和Klopfer最早?_展了理解科学测验(The Test on Understanding Science,1961),Billeh和Hasan提出了科学本质的测验(Nature of Science Test ,1975)。Lederman(2002)等人完善了科学本质观点的调查表,认为相对于回答同意、不同意的纸笔测验,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来评价科学本质观点会更加有效、有意义。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订定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1996),其中列出了部分年级的科学内容标准
199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