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的临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蔓荆子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本经》谓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珍珠囊》谓其“疗太阳头痛,头沉昏闷。除昏暗,散风邪,凉诸经血,止目睛内痛”。 本品含挥发油(为樟烯、蒎烯等)、生物碱、黄酮类、维生素A。 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生蔓荆子醇提取物有显著镇痛作用,并有解热和镇静作用。 因含维生素A类物质,对夜盲症有一定疗效。 临床运用: ① 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辛而微寒,能散风热,但不以解表见长,偏于清利头目,故风热表证而见头昏头痛或目赤流泪者,较为多用。且多配伍薄荷、菊花等药。,亦可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者,如《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以其与紫苏、防风等同用。 ② 用于疼痛证。本品止痛之功,还可用于头风痛、痹证、牙痛及胃脘痛等证,常配祛风止痛药以增强止痛之效。如《医学启蒙》川芎羌活散,主治头风痛。 常用量:6—12g. 名家经验 蔓荆子治三叉神经痛有良效: 刘永业用蔓荆子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对三叉神经痛有良效。具体用法是: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 至焦黄,轧为粗末,入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2例,治疗7天痊愈者31例,占73.8%. 如治王某,女,39岁。罹左侧头面疼痛3年余,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近来又作,症见左侧头面、眼眶及口周疼痛,势如烧灼,伴有头晕、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蔓荆子酒服用,连服3天,疼痛大减,服完一周,数年顽疾获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据《珍珠囊》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王海藏云“搜肝风”,《千金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现代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肌肉神经痛.。故本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奇效。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病情而稍作加减,如属风寒外袭者可加细辛、荆芥;火热内盛者可加夏枯草、杭菊花;血瘀阻络者可加当归、川芎等。(《中医杂志》41(12):712,2000) 蔓荆子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 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治疗头痛眩晕有很好疗效。已故名老中医李浩儒对蔓荆子治疗头痛、眩晕有独到之处。认为蔓荆子,蔓走经,荆主风,子下沉。故有专门走经祛风镇痛的作用。他治疗头痛、眩晕分虚实两类。如属实症者,用蔓荆子50g,白芷10g,川芎3g,荆芥10g,黄芩15g。如属虚症者,用蔓荆子40g,防风5g,黄芪15g,苍术10g,山茱萸15g,山药20g,白豆蔻3g。方中蔓荆子需打碎或研碎,生用或微火炒均可用之。 30多年来,笔者采用李浩儒老中医运用蔓荆子的经验,用蔓荆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60例,收到满意疗效。如治彭某,男,50岁,主诉;眩晕、头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周。1周前因工作劳累突然头昏、眼花、耳鸣、 呕吐、恶心、眩晕不止,X线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经神经科、骨科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处方:蔓荆子40g,山茱萸15g,山药20g,黄芪15g,白术15g,南沙参15g,白豆蔻5g,甘草6g。浓煎成300ml,频频服之。服药1剂眩晕明显好转,再服2剂而愈。以后每因劳作后服上方1剂预防本病,随访6年未发。 (《中医杂志》41(12):712,2000) 蔓荆子是治疗胃炎的良药: 蔓荆子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要药。1993年春黄永刚、文国刚遇一久治不愈的胃炎并伴白内障初起的患者,采取在辨证处方中加入蔓荆子30g,连服5剂后胃痛竟失,2月后经复查胃镜,胃炎痊愈。笔者深受启发,遂用此法治疗慢性胃炎。现将1993—1995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47例报告如下。 47例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性别、年龄、病程两组大体相同。治疗方法:浅表性胃炎用胃舒1号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蒲公英、白及、佛手、僵蚕、砂仁、儿茶(分次加煎);加蔓荆子20—30g。萎缩性胃炎用胃舒2号方:百合、生地黄、党参、乌药、白芍、黄芪、苏叶、黄芩、薏苡仁、丹参;加蔓荆子20—30g。对照组不用蔓荆子。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并作胃镜复查。 结果:症状(烧心、胀、痛为主)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14.3天,对照组平均26.1天;胃镜像: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74%。 典型病例:赵某某,女,27岁。因胃脘灼痛,胀痛3年,加重1月,于1992年12月7日初诊。其时脘胀以晚饭后至次晨4—5时为甚,嗳气或矢暂舒,胃痛隐隐、纳差、消瘦、神疲。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每逢生气则自觉腹胀如鼓不能进食。胃镜报告为浅表性胃炎;先投胃舒1号方2月余,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