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表面化学处理方法新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芳纶表面化学处理方法新进展

芳纶表面化学处理方法新进展   摘要:芳纶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并已作为重要的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中。芳纶作为增强体用于复合材料时,由于纤维的高结晶度使其表面光滑、化学活性低,导致芳纶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差,因此需要对芳纶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本文通过介绍芳纶表面化学处理方法的一些新进展,探讨了如何提升复合材料中芳纶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 关键词:芳纶;复合材料;表面改性;界面强度 中图分类号:TQ342.72 文献标志码:A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the Surface of Aramid Fiber Abstract: Aramid fiber is a high-performance fiber with outstanding combination properti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mposite materials as an important reinforce material. When being used as reinforcement in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smooth surface and low chemical activity of the fiber as a result of its high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 often lead to poor interfacial bonding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aramid fiber and the substrat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odify the fiber surface to improve the bonding behavior. The article, by introducing som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chemic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aramid fiber surfac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bonding behavior between the aramid fiber and the substrate in composite materials. Key words: aramid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surface modification; interface strength 自芳?]诞生起,其本身所具有的超高强、超高模量、耐高温的性能已受到了普遍好评。再加上芳纶与树脂基粘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力、耐疲劳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随着应用的推广,芳纶表面光滑、表面活性低等缺点逐渐展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其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发展。因此,对芳纶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表面的化学活性,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已成为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 1 芳纶表面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是采用刻蚀、接枝和偶联等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在纤维表面引入各种极性或活性基团,以化学键合作用的增加或极性基团的提高为指标来衡量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合程度,主要包括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纤维表面聚合物涂层法、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近年来芳纶化学处理的新方法 1.1 络合作用 王君等用LiCl乙醇溶液处理芳纶,处理后芳纶表面的含氮官能团含量增加,表面有刻蚀出的沟槽,粗糙度增大,进而改善了芳纶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使芳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由处理前的21.75 MPa提升到37.98 MPa。夏忠林等通过实验表明,芳纶络合处理的最佳方法是CaCl2甲醇溶液处理,甲醇清洗。处理后,降低了纤维表面结晶度,提高了表面粗糙度。当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获得最大300%的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李诚研究发现,CaCl2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时间为 5 h时处理效果最好,芳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升最大。LiCl乙醇溶液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 3 h,质量分数为6%。在相同条件下,LiCl对氢键的破坏更有效,对芳纶的刻蚀效果更好,使芳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更好。络合处理在芳纶表面产生的沟槽增加了芳纶的比表面积,增大了芳纶与橡胶基体的结合面积以及机械螯合力。处理后的芳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300%定伸都有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撕裂性能最多提高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