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驼峰航线中国人陈文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辟驼峰航线中国人陈文宽

开辟驼峰航线中国人陈文宽   ?文宽,广东台山县人。1913年出生,10岁时随父亲到美国。在美国学习飞行,通过严格考试,取得了飞行员的执照。1933年1月,陈文宽回国后进入中国航空公司。他并不是军方人士,只是民航公司的一位驾驶员,但他和无数抗日空军飞行员一样,穿梭于蓝天白云之间,在好多次“最后一个”的险境中,创造了不同凡响的人间奇迹,为十四年抗战做出了贡献。1949年后移居海外。 中国飞行员 独立开辟驼峰东南航线 滇缅公路,始于中国云南昆明,终于缅甸腊戍,全长1453公里,是维系中国抗战命运的生命线。1942年3月,日本占领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得不到外援的中国顿时濒临绝境。焦头烂额的蒋介石气得怒摔茶杯,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也!”他给交通部下命令:“要打开一条活路!” 想绝路逢生,那还得求天。地上无路,就叩开天门,开辟新航线 1942年7月中旬的一天,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C-53从重庆起飞,机组人员是:机长陈文宽、副驾驶潘国定、随机报务员华祝。C-53抵达成都凤凰山机场,加油后再次起飞。这时机上多了两位空军军官,一位是航空委员会总指挥毛邦初,另一位是蒋介石专机的正驾驶衣复恩。毛邦初坐在陈文宽和副驾驶潘国定之间,观察沿途地形和驾驶员操作,衣复恩负责标注航图。深知使命重大的五个人谁也不说话,机舱内气氛凝重。三小时后,飞抵兰州,加油后继续飞行,沿着丝绸之路飞到迪化(乌鲁木齐),“新疆王”盛世才亲自接待,安排食宿。第二天直飞伊犁,再往前飞,就出国门,地狱之门亦由此启封 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连绵起伏奇峰迭起的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山脉。如何从这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上飞过去,找到理想的出境点,就是他们这次必须完成的任务。主驾陈文宽果断地命令报务员华祝,给航空公司总经理王承黻发电报:“预计20日抵加尔各答。” 7月炎夏,地面上溽暑如蒸,5000米高空则是零下十几摄氏度,天上地下,冰火两重天。正副驾驶全神贯注开飞机,毛邦初集中精力观察周边的地形地貌,衣复恩则全神贯注标测航图。报务员华祝发完电报,就不停地往加温管里加水。高空缺氧,戴着氧气面罩操作不方便,华祝干脆拿掉面罩,忍着欲裂的头痛咬牙坚持操作。C-53飞行高度的极限在5000米左右,天山海拔6000米以上,飞行高度不够,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开恩,阳光下,陈文宽发现两座山峰之间有一道峡谷,不容多想,飞进去再说,犹如刚刚学飞的雏鹰,C-53小心翼翼地飞着,飞着,飞出峡谷时,紧张得汗淋淋的五个人,不约而同嘘了口气。再往前飞,平均海拔6000米的喀喇昆仑山山脉就在眼前,超过8000米高的主峰乔戈里山,凶神恶煞似的挡住了去路,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开弓没有回头箭,横竖总是一搏!在没有任何气象资料的情况下,陈文宽再次果断地飞入铁盖山谷。峡谷很大,飞机宽度足够,只是漫漫天路望不到头,飞了十多分钟,居然还没看到峡谷的另一端出口。更可怕的是突然飘来一大片乌云,眼罩似的挡在了飞机前头,穿云!云后面是什么?天晓得!若是崖壁,撞上去即机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退出峡谷吧,嘿!进来容易出去难,飞机掉头,转弯半径大,一旦机翼刮到崖壁,必然粉身碎骨,这才是真正的进退维谷啊! 生死就在一瞬间,陈文宽迅速放下起落架,潘国定马上打开15度襟翼,陈文宽又压下45度坡度,减速后的C-53,终于“华丽转身”成功。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山谷,众人这才嘘了一口气。陈文宽鼓足勇气再次拉升,C-53一阵轰鸣,终于飞过6000米高度,转眼飞到了喀喇昆仑山的另一侧,阳光下,皑皑白雪令人目眩。眩吧!再眩也得飞,飞啊!飞啊!飞过白沙瓦、德里、卡拉奇,飞向加尔各答 毛邦初向蒋介石报告:“中国飞行员独立开辟驼峰东南航线,成功!” 当美军空运总队的飞行员们获悉,中国飞行员驾驶着只有两个发动机的C-53,成功飞过喀喇昆仑山,顺利到达印度的消息都十分钦佩。因为就在二十多天前,美军曾派一架四个发动机的B-24轰炸机,试图飞越喀喇昆仑山前往新疆,却因为山峰险峻、气候多变而没有成功,难怪美国飞行员要说:“中国人真不简单!真了不起!”这次参加开辟新航线的五个人,都是中国航空界的奇才。特别是29岁的机长陈文宽,是中国飞越驼峰航线的第一位机长 武汉沦陷前的最后航班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当天,国民政府交通部命令中国航空公司,必须在22日中午前,将在汉口的国民政府官员全部撤往重庆。为了安全,中航只能用水上飞机运送人员,陈文宽是熟练驾驶水上飞机的好手,于是接到命令的陈文宽,立即从南雄飞至重庆,就驾驶“海军准将”式水上机(Commodore),执行汉口至重庆的飞行任务 飞回重庆的陈文宽顾不上休息,直接就从长江水面起飞,午夜时分,降落在汉口段的长江边上,待一些政府要员登机后,立即起飞返回重庆。连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