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社会化生产趋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象信息社会化生产趋势

气象信息社会化生产趋势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气象信息的生产主体不再是单纯的气象部门,大众传媒、民营企业乃至个人逐渐参与到气象信息生产过程中。因此,要充分调动不同生产主体的能动性,丰富气象信息内容,迎合媒体多渠道传播形态对气象信息进行产品化包装,强化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价值引导,集成气象信息生产方式,营造主流舆论场,使气象信息真正造福社会 关键词 气象信息;社会化;生产;趋势;服务形式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01-03 Socialized Production Trend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YU Lu 1 JIANG Yan 2 (1 Meteorological Newspaper,Beijing 100081; 2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Departmen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zation,the production main body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is no longer a simpl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the mass media,private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are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e,it′s proposed to fully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subject,enrich the content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and cater to the product packaging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acked by the medi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form,strengthen the value guidance of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subject,intergrate production way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construct the mainstream public opinion field,so as to make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really benefit the society.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socialization;production;trend;service form 在信息时代,信息生产力已成为产业革命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公众诉求是气象信息社会生产的前提。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多媒体发展趋势,除了气象部门以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团体和社会公众也参与到气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来,挖掘气象信息背后的商业、服务和公益价值,促进了气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灵活多变、生动活泼,但也使民间舆论场中的?庀笊?音出现了优劣难辨的现象。本文旨在探讨在气象信息生产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情境下,如何广开思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满足大众需求 1 气象信息生产主体多元化 1.1 气象部门为主 在中国,气象信息最主要的生产者仍是气象部门。气象部门对气象资料、数据、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各类部门内外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加剧,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公众在防灾避险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气象信息的服务质量,这对气象信息服务适应需求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气象信息产品专业细分化、服务个性化以及通俗性、生动性不足,传播时效性、覆盖面、影响力有限等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大众传播机构为辅 大众传播机构在气象信息生产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各地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都设有专门的气象跑口记者,结合气象相关社会热点、重要天气信息、气象工作动态采编信息,部分社会媒体甚至专门开辟气象专题、专栏、专版。但是网络环境下的舆论生态愈加复杂,气象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正面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