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洋洲地理教学课件要点
(7)面临的问题: A.问题:灌溉水源不足成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B.产生的原因: 1、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2、墨累—达令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 3、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宜农业灌溉)。 (8)解决的措施:东水西调。 与墨累河仅一山之隔的雪河水量很丰富(大分水岭东侧,迎风坡降水多),每当夏季水位上涨,河水便顺坡奔流入海。为了改变墨累河的缺水状况,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雪河水利计划,把雪河的水(大分水岭东侧的水)通过水库、抽水站、输水管等设施调到墨累—达令盆地,有效地解决了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水源不足的问题。雪河计划是国外跨流域引水的大型工程之一。 澳大利亚: 矿产资源丰富,铁、煤、铝土、锰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矿产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等国。 铁矿 ——西部 煤炭 ——东部沿海 铀、锰、铝土 ——北部地区 经济特点 ①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②羊毛、小麦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③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④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五.城市: 首都 ——堪培拉 最大城市、港口 ——悉尼 第二大城市 ——墨尔本 珀斯 ——西南部、 地中海气候 悉尼歌剧院 堪培拉国会大厦 墨尔本联邦广场 1、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10上海)。 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1分)。 2、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1分);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1分)。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1分)。 例题1:读澳大利亚城市和铁路分布图,回答: (1)在图中找出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珀斯,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澳大利亚的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东部沿海地区铁路网较密,中部和西部铁路网稀疏。 (2)简要分析铁路和城市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为满足运输的需求,铁路分布和人口、城市具有一致性;反过来铁路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的发展。 例题2: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当地时间2007年4月2日7时19分(北京时间4月2日4时39分),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和海啸,造成至少3人丧生,多人失踪。读图4,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图4 B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例题3:澳大利亚的平均海拔约350米。人口约2000万(2007年),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带示意图”(图2—2),完成1—3题。 1.Ⅰ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IV地带比较,II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 A.草场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 D.靠近市场 3.澳大利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晚 B.气候干燥 C.交通不便 D.经济落后 A D B 大 洋 洲 【教与学目标】 1.三种岛屿的成因及特点。 2.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3.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4.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 5.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6.能够用经纬线定位法描述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 7.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8.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9.能够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一、大洋洲的位置 110oE往东至140o W,30oN往南至60o S 1、经纬度位置: 赤道 160°E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结论:既跨东西半球,也跨南北半球。赤道、南北回归线均穿过该大洲。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亚洲 南极洲 印度洋 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