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pptVIP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史学 ——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一、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此时期政权分立,政治动荡,当权者无暇多顾,对文化无法严格控制。 2、此时期大多数政权(南方尤盛)的选官制度为世族政治,入仕途径与门第相联系,主要是九品官人法,寒门子弟入仕较难,只能在文化上发展。 3、史学自身,在两汉时期出现了较完备的体裁,在许多方面奠定了史学发展的基础。 4、政权不断更替,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多姿多彩,而且也使历史史实比较公开,可资利用的修史资料比较多,丰富了历史记载的内容,刺激了人们记载历史的兴趣和责任感。 5、技术进步为史书的纂写提供了便利。 二、魏晋南北朝史学多途发展的具体表现: “多”。 1、修史作者多。史官之外,史书作者几乎遍布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2、史书数量多。 3、史书种类多。许多史书类型前所未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多途发展 一、断代史撰述的高潮及其发展状况 1、陈寿《三国志》 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由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构成。 只有纪和传。在编纂上,陈寿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 《三国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文字较少。 优点:取材严谨,无传说杂说,稍嫌不实就舍去不记,不准确的也不记。 缺点:记载太简略,史料删去较多,且记事简单,许多重要史实都没有记上,也不清楚原委。 2、袁宏《后汉纪》 编纂方法:它吸收了纪传体记人的优点,以容纳众多的人物言行。具体说来,就是在记事的同时,把与此事有关的、时间相近的一些人物连带写出,或者把一个人发生在不同时间,但可以表明此人基本面貌的言行集中写出,此即袁宏自称的“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写法。 这是在编年体史书中把记事和记人结合起来,使得事因人而丰满,人依事而益显,从而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增强了记事记人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袁宏是一个封建正统史学家,名教思想是十分浓厚。他认为:“君臣父子,名教之本。”公开声称:“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 他著《后汉纪》就是要“补救”以往史书之失,“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用以弘敷王道”。 附:魏晋南北朝时,编年体的新发展: ①广泛采用追述法。对那些不便于纪年和没有必要详细纪年的史事,便以“初”字引出对该事的追述,把旧事引出,附在年代之后叙述。 ②大多数都有自注。写书要简明扼要,但也有说不清的,就用自注的方法写出来。 ③大量发表历史议论。此时史书有长篇大论,而且随时随处可插入议论。 ④仿照《史记》《汉书》写法,收录文献,如“赋”、诏书、文件、奏议等都全文载入。 3、范晔《后汉书》 范晔以谋反罪被入狱冤杀,时年48岁。 范晔写成纪、传共90卷 萧梁时,刘昭把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志加以注释增补。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以后,范书马志被合刻行世。 《后汉书》的体例特点: ①设立《皇后纪》。 ②新创了一些类传,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列女传》、《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 ③重视史论,在纪传之后有“论”(散文体)有“赞”(四字韵文体);在《皇后纪》和各篇类传之前还有“序”。 4、沈约《宋书》。 是记录刘宋兴亡史的一部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 《宋书》精华在其“八志”。虽其卷数不多,但文字分量却几乎占全书一半,而且不以本朝为限,往往远溯到三代,尤其详于魏晋部分,故可补陈寿《三国志》缺“志”之憾,史学价值颇高。 5、萧子显《南齐书》 萧子显身为齐宗室,对先世不仅多有曲笔回护,而且还颂扬溢美。 萧子显本人为萧梁显宦,因此该书处处维护梁朝。萧衍笃信佛教,因此该书有不少宣扬天命和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教。 但总体上说,该书其他部分材料真实可靠,且当代人写当代事,比较容易搜集第一手材料,文字也简约流畅,所以唐初李延寿编写《南史》时,对《南齐书》删削较少。 6、魏收《魏书》 该书“十志”颇有价值。其中《官氏志》和《释老志》为魏收所创。 该书史实基本真实,但当时却被说成是一部“秽史”。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 此书的缺点:①因为视东魏为正统,因此西魏的历史基本空白。②无《艺文志》,没有文化、著作方面的记录。③部分记载烦琐而芜杂,如附传过多。 7、崔鸿《十六国春秋》 记十六国时期各国历史,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情况皆有记载,史料价值较高。 以东晋年号纪年,表明作者有大一统意识。 惜原书于北宋时期就已散失,明朝时又出现,多数人认为其为伪造。清后期,汤球、黄奭对此书进行了辑校。 二、通史的编纂 1、梁武帝编《通史》600卷 基本上是抄撮其他史书材料,价值不大,没能流传下来。然其编撰通史的意识,对后人启发较大。 2、北魏元晖修《科录》270卷 从其他书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