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现代生理学的重要奠基人――纪念冯德培先生百年诞辰.pdf
730 生理学报Acta Physiologica Sinica , December 25, 2007, 59(6): 730-732
我国现代生理学的重要奠基人——纪念冯德培先生百年诞辰
徐科
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 200031
冯德培先生是世界知名的肌肉、神经和突触生理学家,为我国生理学界赢得了殊荣。在日本投降前
的1944年,在大后方的重庆就有由冯德培先生( 以后简称先生)负责创建的生理研究所前身——医学所筹备
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医学所筹备处迁来上海。据先生说,在上海解放前夕,他在竺可桢先生的率
领下想方设法拒绝迁往台湾,在上海迎接了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生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
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所长。1958 年,生化部分组建成立上海生化研究所后,先生担任了生理研究所所
长。大致与此同时,先生被选为《生理学报》主编,直至1984 年才同时辞去生理研究所所长和学报主
编的职务。此外,先生长期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的领导工作。从中国生理学初创的年代开始,先生就为我
国现代生理学的发展奋斗了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现代生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关于个人的科学活动总结和对未来工作展望,先生曾接受国际著名杂志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s
编辑部的约请,撰写了一篇题为“Looking Back, Looking Forward ”的自传性综述,于1988 年刊出。
1994 年上海生理研究所为先生印制题为“肌肉、神经和突触”的一本自选集,并在所内外少量分发。
在此选集中除前面提到的1 篇文章外,共收录了论文23 篇,其中5 篇是先生在读学位时代(1931~1933) 、
6 篇是在解放前(1937~1941) 、8 篇是在“文革”前(1949~1965)发表的,最后的4 篇发表于1981~1993 年
间。此选集是先生科研工作的简要总结。综述和选集这两份资料是先生留给后人的科学遗产,可作为向
先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我们可从中了解到先生作为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杰出的科研成就。但选集可能只有
少数人拜读过,因而在本文中也将简要介绍。
先生的早期科研活动是从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开始的。该系从1924 年由林可胜先生继任系主任
后,便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近代生理学的主要发源地,如1926 年2 月在该系召开了“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大
会”,翌年1 月又创刊了英文版的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 中国生理学杂志) 。先生则是在1926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后,留校任助教,于1927 年转入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工作至1929 年考
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深造。在中国现代生理学刚刚起步发展的年代,初次步入生理学界的先生,便主要
或参加完成了3 篇研究论文,特别是其中关于深入分析脂肪抑制和骨机械刺激胃分泌机制的2 篇文章都是
在消化生理学发展史中留有痕迹的重要论文(FENG TP et al ., 1929; Lim PKS et al., 1930)。他们证明了脂肪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子存在于血液中,以及狗食骨后出现的胃分泌增加现象主要是由于骨机械地刺激胃幽门
部所致。可见先生在早年的科研活动中就显示了出众的才能。
先生于1929 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学Gerard 的研究室从事神经代谢研究。1930 年获得硕士学位后,
被林可胜先生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A. V. Hill ,从事神经和肌肉产热研究。据先生
的自述,在那时的约3 年里发表了9 篇论文,其中5 篇为独立完成。先生于1933 年获博士学位。他在
一篇论文中(FENG TP, 1932)报道了,将静息的蛙缝匠肌用重力被动地从2.5 cm 拉长到约10 cm 时,其
放热率增加达10倍以上。这一发现后为德国和意大利科学家所证实,其后又有一位波兰科学家(Parnas JK)
将肌肉拉长静息产热代谢变化现象称为“FENG effect ”。先生又在肌肉生理学发展中留下了印迹。
1934 年,先生回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工作。这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一家杂志邀请Hill
先生撰写一篇关于神经产热研究的综述时,Hill 先生请3 年前回到北京的先生代写。该文发表于1936 年。
这是一篇神经产热研究中有历史意义的综述。可见,Hill 先生对这位中国弟子的赏识。在英国期间先生还
抽出时间游历了诸多世界著名的研究室,和多位知名科学家建立了友谊,从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综述(上).pdf
- 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综述(下).pdf
- 我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1.pdf
- 我国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现状分析.pdf
- 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达到环保要求的措施.pdf
- 我国汽车碰撞试验方法浅谈 200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pdf
- 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阿尔根_克义木.pdf
- 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 我国汽车维修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_0319366e_4120_447f_bfce_.pdf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风险评估与治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系统景观美学价值提升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修复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软装搭配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系统灾害风险降低中的应用与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评估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