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膝痹诊疗方案精选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6年)
膝痹是由风、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闭阻膝部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膝关节周围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临床表现以膝关节周围酸痛重着、活动不利等为主要症状者,按膝痹辨证论治。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199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1)病史
① 发病前多有受寒、受潮或外伤史。
② 有长期的膝关节的肿痛史。
(2)全身症状
① 全身乏力、沉重酸胀。
② 低热或恶风寒。
(3)关节症状
① 膝关节固定性剧烈疼痛。
② 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
③ 关节屈曲难伸,或有僵直、畸形。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
(4)中老年患者(大于40岁)。
(5)近一个月反复发生的晨僵感持续30min。
(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或(1)(3)(5)(6)或(1)(4)(5)(6)条,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1)寒胜痛痹证:肢体关节痛剧,遇寒痛甚,得热痛缓,重者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紧或沉迟。
(2)湿胜着痹证:关节沉重酸胀疼痛,重者关节肿胀散漫,重着不移,四肢活动不便。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滑。
2.风湿热证
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可伴有发热、汗出、口渴等。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3.痰瘀痹阻证
痹症日久不愈,关节刺痛,痛处不移,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关节、肌肤色紫暗,肿胀,按之稍硬,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面色暗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瘀斑苔白腻,脉象弦涩。
4.肝肾亏虚证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或五心潮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
(一)常规治疗
1.药物疗法
(1)中药汤剂
① 风寒湿痹证
1)寒胜痛痹证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推荐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复方夏天无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2)湿胜着痹证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推荐方药: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复方夏天无片。
② 风湿热证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推荐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知母、炙甘草、石膏、粳米、桂枝加防己、 杏仁、 滑石、 连翘、山栀、 薏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
中成药:滑膜炎片等。
③ 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推荐方药:双合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桃仁、红花、白芥子、甘草。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仙灵骨葆胶囊。
④ 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当归、芍药、干地黄,甘草。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壮骨关节胶囊、藤黄健骨丸。
(2)中药注射液
① 血塞通粉针:200mg~40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250~500 mL静滴,1次/日,14次为1疗程。
② 疏血通注射液:6ml或遵医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500ml中,缓慢滴入,1次/日,14次为1疗程。
(3)中药外治疗法
包括中药溻渍、膏药贴敷、涂膜剂、气雾剂等。
①.中药塌渍
(1)作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补益肝肾。
(2)适应症:膝痹风寒湿痹证、痰瘀痹阻证腰痛。
(3)禁忌症
① 过敏体质。
② 皮肤破损。
③ 患严重内科疾病。
(4)处方:三七、土元、血竭、冰片、鸡血藤、红花、煅自然铜、川牛膝、制没药、制乳香、姜黄、独活、羌活、麻黄。
(5)操作:将中药浸渍好的纱布置于患处皮肤上,外覆保鲜膜,红外线灯进行局部照射(灯与皮肤间距离约10~15cm)30分钟,温度以病人患部感觉舒适为宜。
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
② 膏药贴敷,将通络祛痛贴或如通络祛痛膏、狗皮膏等贴患处,日1次。
③ 疏痛安涂膜剂或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涂患处,日2~3次。
④ 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患处,日3~5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