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通识培训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中国教育处在一个转折点、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是指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由数量的发展转变为质量的提高,并提出了今后10年的两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促进教育公平,也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大任务就是提高教育质量,这是今后10年的核心任务。2011全县的教育资源整合与撤并基本完成,但基础教育的发展还没有摆脱落后的局面,教学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观念陈旧,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教育领导班子的首要任务。(数据或实例说明基础教育的现状)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决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把课堂做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育人质量。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指导思想
以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改造为突破口,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南,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135互动课堂方法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以教育科研为支撑,破解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支撑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实际上是整合了当代七种教育理论的产物,这七种教育理论分别是:
理论一: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
理论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说明怎样学习
理论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如何启发和让学生探究
理论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指出了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理论五: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明确了学习方式
理论六: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因材施教,正确的学生观
理论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学校管理、班风建设、小组文化、课堂组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一、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1”指的是课堂教学要抓住一条主线,就是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3”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完成,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5”指的是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一般要通过五个基本环节来完成。
2、新授课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自主学习阶段
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精心设计新课引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进入课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探究的热情,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基本要求:营造氛围与情境是课堂伊始的两个不同的导学动作,做得好,会发生积极的课堂效应。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为了给课堂活动预热,拉近师生关系,增进情感,使课堂轻松愉悦,便于课堂的对话与交往。教师要依据自已对当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内驱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所需要的状态。情景的创设要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景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真实而有效,科学而自然”。做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景中存疑,情中有问。创设情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提出供学生为主题学习而设置的自主性问题或为导航性问题。
自主探究 个体建构:在三种基本的课堂学习活动动中,自主学习或个体构建是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主要是实现对情景导学中提出问题或导航材料中问题的初步感知,以使学生达成对所学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梳理,这里要求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建议,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动手实验、链接经验、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猜想验证、想象观察等学习活动尝试解决相关问题或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
基本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不能自主构建或者存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准备提交小组长,尝试通过合作交流解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自主性问题或导航性问题的完成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