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 《道德经》石刻书法 仁者的叮咛 走近孔子 我读《论语》 万世师表 泽被东西 智者的低语 初识老子 东方智慧 道 是 万 物 本 原 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 证 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的思想 ——《道德经》 2、辩证法思想 (1)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2)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的思想 主张只要能“守静”, 就可以“以弱胜强”。 (2)矛盾双方可 以互相转化 无 为 而 治 (二)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无为而治; 2、无事取天下; 3、治大国如烹小鱼; 4、无为无不为 5、小国寡民 老子的思想 *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第 一 课孔子与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仁者的叮咛 走近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仁者的叮咛 走近孔子 我读《论语》 我读《论语》之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1)含义: “仁者爱人”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意思是,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被别人所尊重,宽容者得人心,守信者得重用,勤勉者有功业,慈惠者可以使人听其召唤。 我读《论语》之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含义: “仁者爱人” (2)途径: “忠恕”之道, 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我读《论语》之 仁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含义: “仁者爱人” (2)途径: “忠恕”之道 (3)治国: “为政以德”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 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 我读《论语》之 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 “正名” 我读《论语》之 礼 仁与礼的关系? “仁” “礼” “仁者爱人”道德、修养 “克己复礼”规范、准则 内在自觉 自律 外在约束 他律 孔子的思想 仁 礼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君子 克已复礼 正名 中庸 中庸 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我读《论语》之 鬼神观(天命观) 态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 注重先尽人事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