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智力 发展 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文中,必须提倡创新精神,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关键词】智力 阅读 观察力思维力
中专生写作文,只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或情感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不高的要求,仍有许多学生难以达到。多少年来,我们只是把作文课当作知识的简单灌输和写作训练的机械重复,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培养,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已被我们所驾轻就熟了。我以为所谓“求诸己”,除了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外,智力的培养也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以上这种认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到了学生智力发展的培养,以下是几点粗陋的做法和不成熟的体会。
一、开拓视野
作文一旦离开了充实的生活内容,就会成了空洞的腔调。所以要杜绝空话、假话、套话就必须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而这些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忘却。作文指导难道仅仅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指导?不,引导学生观察 自然 、观察人生也应是一种必要的指导。上学期,我有意识地结合各项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启发他们联想、探思,让年青的心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受到美的熏陶。春天,到公园里观察绿色生命竞相萌发的情景,在郊游中领略山川的秀丽景色。暑期一部分同学参加了夏令营,看日出、观海潮、拾贝壳。我们把这些活动,当作一种思维课,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感情受到净化,激起写作的欲望,从而带来作文的收获。每次活动许多同学常有纯真的感触,情动而辞发,写出好的作文来。开拓视野还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启发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和周围发生的事情,通过读书会、讨论会、辩论会,活跃学生的思想。为此,我组织辩论会,辩论会气氛热烈,他们广征博引,从普希金的妻子谈到《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从流行歌曲的利弊谈到奇装异服的概念。我们为学生的思路的活跃而赞叹。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精神生活,这是画地为牢式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二、扩大阅读
学生平时感到无事可记,无论可议,无情可抒的另一个原因是知识面太窄。知识储备太少,必然思路枯竭,临到作文,捉襟见肘,举一不能反三,说东不能道西。阅读是“养兵千日”,作文是“用在一朝”。没有千日之养,也就没有一朝之用。阅读面扩大了,智力背景也丰富了,作文也得心应手了。鲁迅先生在一封信中说:“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多种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扩大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有目的地指导,平时常向学生介绍当代的文学作品以及近期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中优秀的作品;提倡“杂七杂八”地看看,随便翻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的知识面。教师要把酷爱知识的火花移植到学生心里,就必须有着比较广泛的阅读兴趣,所以我尽量“泛览”课外读物,“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鲁迅语),同时订购大量文学刊物,广为涉猎,了解其大意,以求得和学生在阅读上有着共同的语言。循序渐进,作文指导要考虑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性,如果一下子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往往欲速则不达。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思想、生活基础,结合阅读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写记叙文,先训练他们写片断,写局部,然后写短文。写一人、一事、一物,所见所感皆可,不贪大求全,操之过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掌握扎实可靠的知识,所以要提倡一文一得,每次作文,一个要求,明确而不含糊。如果每次作文都是泛泛要求什么“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等等,老调重谈,学生必然漠然置之,更不能触发思考与发现,久而久之甚至厌烦、反感。我在指导“看图作文”时,三次作文讲清三个要求:确立中心,仔细观察,善于联想,每次作文落实一个要求,修改交流,反复揣摩,直至弄通为止。这样到了综合练习时,就能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思维的准确性,表达的灵活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克服惰性
提倡多写多练是对的,但多写多练如果不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考,只能是事倍功半。现在许多学生对待作文已学到了敷衍成篇的本领。表现勤奋学习就是开夜车,反映好人好事就是拾金不昧,揭露时弊就是写商店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写人就是“两眼炯炯有神”,写景就是“尽收眼底”之类的套话,显然,这是智力惰性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指导修改来纠正。改比写要费时、费力,但费的时与力是值得的。我以为“批改”二字,要有分工,教师重批,学生重改。要指导学生自己改,在改的过程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有位同学写《我的老师》,开头一段肖像描写,中间写两件事,一是深夜备课,二是带病讲课,最后抒情作结。这样写本来也是无可非议的,但落入窠臼,毫无新意。很明显,这是她不用脑的结果。于是我就引导她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