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史ppt整理

诗的律化 律诗构成的基本条件 永明声律论 《南史·陆厥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当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谢朓等人与齐梁诗的律化 声律论的深化与永明体向律体的过渡 鲍照的七言诗 “才秀人微”(《诗品》语)的鲍照。 鲍照是唐以前最重要的七言诗人,六朝七言诗的奠基者。 鲍照的七言诗创作。 七言诗的律化 绝句的产生与律化 第十一章:汉魏六朝小说 “小说”溯源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外物》)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桓谭《新论》) “小说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 ) 可见,在西汉末东汉初,小说已有了提一定文学形式的意义。 汉代小说著录及两汉小说的主要内容 《汉书·艺文志》有小说15家,1380篇。 汉代小说的渊源与所受的影响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 佛道二教对六朝小说的影响 “志怪”与“志人”小说 干宝及其《搜神记》 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裴启《语林》及袁宏《名士传》 《世说新语》 个性化的行为与人生记录 对自然人生的艺术审美 对当时社会生活、风俗图画的生动描绘 《世说新语》的艺术:文笔隽永简朴,寥寥数笔描摹,淡淡几句言谈,就可以凸现人物的风神,饶有余味。 参考书: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上、下),中华书局,2004年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第十二章:南北朝民歌 北朝异族的汉化与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中的草原气息和尚武精神 《木兰辞》 爱情婚姻题材的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 南朝的商业都市与吴歌西曲的产生 吴歌、神弦歌、西曲 《晋书·乐志下》: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广弦。 郭茂倩《乐府诗集》: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 郭茂倩《乐府诗集》: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异,故因其风俗谓之西曲云。 大体言之:吴歌风格纤弱细腻,西曲则较勇敢、热烈。 代表南朝民歌最高造诣的《西洲曲》 南北朝民歌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撰,中华书局,1983年。 《玉台新咏》,[陈]徐陵编,中华书局,1985年。 《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刘师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中华书局,1997年。《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周勋初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1999年。 《中古文史丛稿》,曹道衡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赵敏俐、吴相洲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史记》的创作目的 1、究天人之际: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天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武帝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 “天人感应”学说相对立。 2、通古今之变: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司马迁对于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总是采取称赞的态度;在研究历史时,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成一家之言: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史记》,窃比《春秋》寄寓理想于其中,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体现的。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汉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