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九年级中考语文训练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33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沉淀(diàn) 歼灭(jiān) 铿锵(kēng)
B 憎恨(zèng) 校对(jiào) 拮据(jié)
C 蛮横(hèng) 洗涤(dí) 恫吓(hè)
D 毗邻 (pí) 造诣(yì) 精湛(z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苦恼 海角天涯 焕然一新
B 奋发 休养生息 可见一斑
C 简陋 一愁莫展 锐不可当
D 谗言 无精打采 铤而走险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情感越 ,反响越 ,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 ,艺术就越 。
A 珍贵 广泛 普遍 优秀 B 普遍 珍贵 广泛 优秀
C 珍贵 普遍 广泛 优秀 D 优秀 广泛 普遍 珍贵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是否富强的标志。
B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C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D 吊兰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和根的形态像兰,花梗横伸偃卧,叶悬披拂,人们将兰盆悬吊,点缀厅室,显得特别婀娜多姿,因此叫吊兰。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多则惑,讲的正是读什么信什么,使自己陷于无所适从,即陷入“惑”的困境。
②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用在此处,尺寸刚好。
③《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
④读书本来是求疑解惑的,结果书读多了不仅未能解惑,反而愈读愈惑,这就失去了读书的本意。
⑤老子原意不是用来讲读书的,可我以为借用来说明读什么信什么的后果,倒是适用的。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⑤②④①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④②③⑤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白霜,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等太阳稍稍升高,满地白霜就融化不见了。人们常把这种天气现象叫做下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贴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形成的。
人们还把窗霜、树挂、地冰花也都看做是霜,这实在全都是误会。了解了霜、窗霜、树挂、地冰花形成的条件和成因,就不难解除误会,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了。
形成霜的条件是地面物体表面温度很低,而地面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相对比较暖和,这样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就存在一个温度差。这时候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贴近物体表面的空气就会冷却,等冷却到空气里水汽过饱和的时候,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霜一般形成于每年的晚秋、冬季和初春的夜间,在夏季,物体表面虽然夜间也会辐射冷却,但温度降不到0℃以下,于是形成露,而不能形成霜。
夜空的云层对地面物体的辐射冷却有阻碍作用,所以冬夜里夜空如果有云,就不利于霜的形成,第二天清晨一般见不到霜。霜大多出现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即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刮大风的夜晚往往也不能形成霜。假如刮起了大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在温度还没有来得及降低的时候就移过去了,于是形成不了霜。
有一些貌似霜的现象,实际上是其他气象条件造成的,不能算是霜。
比如,有些地方冬季本来温度比较低,各种地面物体的温度也就比较低,一旦遇到天气突然变暖,有些大而重的物体却不能一下子变得跟周围的空气一样暖,于是在这物体和周围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温度差。只要这物体温度仍在0℃以下,就会在这物体上形成冰霜。这叫硬凇。冬天玻璃窗上的窗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硬凇跟霜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的温度差是由天气变暖引起的,它们所反映的天气条件不一样,附着物也不尽相同,窗霜跟真正的霜反映的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又比如,冬季在有过冷却雾的时候,特别有利于冰晶的地面物体上增长,于是在单线上、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这叫雾凇,也叫树挂。雾凇也不是霜,因为雾凇跟霜形成条件和成因不一样。
再比如,冬季有时候暖和的天气急剧变冷,田间土壤表面已经低于0℃,但比空气还是要暖和得多,土壤深层的暖和空气顺着土壤的缝隙上升的时候,跟过冷的土壤表面相接触,就有多余的水汽的土壤表面凝成冰晶,这叫地冰花。大片土地上出现得像霜似的地冰花也不是霜。
6、文章围绕“霜”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