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回忆: 变法的历史背景 1.秦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中原 2.秦献公改革,无根本改观; 3.有利条件——权力集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 4.历史机遇——晋分三家、“士人要求” 5.主观原因——秦孝公变法图强,重用商鞅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商鞅简介: 商鞅(约前390~前338),出生于卫国没落贵 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变法有功, 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的 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 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 商 鞅 商鞅其人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商鞅向秦 孝公阐述富国 强兵之术,提 出变革政治的 主张,得到赏 识。在秦孝公 支持下,商鞅 与保守势力展 开论战,为变 法扫清了思想 障碍。 商鞅舌战图 展开论战 (1)帝王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2)称霸之道即法家治国理论,主张适应时代发展进行变法,建立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和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秦孝公称霸大业。 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被任命为左庶长,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卫鞅开始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1、商鞅简介: 2、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3、目的:富国强兵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5、范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徙木立信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 (一) 目的: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 (二)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度 量 衡 被称为“商鞅量”的量器 (一)根本目的: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 (二)措施: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最遭到奴隶主贵族怨恨)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4、普遍推行县制。 5、“燔诗书而明法令”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五、社会习俗上: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 四、文化上:统一文字,加强思想控制。 徙木立信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 在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人唆使太子犯法,阻挠变法的执行。商鞅秉公执法,对二人分别治以劓(yi)刑(割鼻)和黥(qing)刑(脸上刺字)。此外,还处死了反对新法的旧贵族700多人,从而确保了新法的实施。《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法不阿贵,这是秦国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1.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 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 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3.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是 A、废井田 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4.商鞅变法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 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秦军: 三、变法的结果: 守旧势力的反扑 商鞅之死 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 为什么?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1.结果 2.原因(商鞅变法获得成功原因有哪些?)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②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是商鞅遇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商鞅的正确决策,推行新法的坚强决心。 ③法家思想奠定了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