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化合物与哮喘.pdf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酮化合物与哮喘

黄酮类化合物和哮喘 Toshio Tanaka 1,2, *and Ryo Takahashi 1 1. 大阪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部。日本大阪 565-0871,电子 邮件:ryo723@athena.ocn.ne.jp. 2. 大阪大学 WPI 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病理教研室 . 日本大阪 565-0871. 3. 给作者信件的推荐地址是:@ imed3.med.osaka-u.ac.jp ttanak; 电话:+ - 81 - 6 - 6879 3838 ;传真:+ - 6 - 6879 3839 81 。  收到:2013.4.1;修订形式:2013 .5.3;接受:2013.5.15 发表于:2013.6.10 摘要: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常出现气流受限,高反应 性和气道重塑。据人们认为哮喘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敏 性疾病患病率在过去的二十年在全世界迅速增加。虽然造成这种增加的原因尚不 清楚,而膳食改变被认为是其中一个环境因素。黄酮类化合物是多酚类植物次生 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饮料中,具有抗氧化和抗过敏的特性,以及 免疫调节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和抗过敏的营养物质,它可以 抑制化学介质的释放,Th2 型细胞因子的合成,如白细胞介素(IL )4 和 IL-13, 和 CD40 配体通过高亲和力 IgE 受体的表达(IgE )细胞,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他们还抑制 IL-4 诱导的信号转导和影响初始 CD4+T 细胞分化为效应 T 细 胞通过其对芳香烃受体活化的抑制作用。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哮喘动物模型中都 被证明有有益作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类黄酮摄入量的增加有利于 哮喘。此外,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试验显示其对有关哮喘的症状所起的改善作用。 然而,这些人类研究目前有限,需要进一步验证澄清是否适当摄入黄酮可能构成饮 食治疗和预防哮喘的策略的一部分。 Nutrients 2013, 5 关键词:哮喘;饮食;黄酮;预防;治疗 1.介绍 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气道气流受限,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建【1】。吸入 糖皮质激素和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发展导致了一种典范式转移治疗哮喘, 而更大的了解哮喘的病理机制将导致其他创新药物 【2】的发展。然而,目前哮 1 喘影响世界上约 3 亿人【1】,哮喘的患病率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在过去二十年(3、4)全球都在增加。相信遗传和环境因 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是个人成为环境过敏原和患有过敏性疾病(5 - 8) 的原因。由 于食品和饮料都含有促过敏和抗过敏的营养物质,它已被提出,饮食的变化可能 是负责增加 【9-13】环境因素。维生素 A ,C ,D 和 E,矿物质,如硒,铜,锌, 镁,益生菌和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以及多酚已被证明具有抗过敏性质, 而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白三烯 C4 的前体,这是已知的促过敏性炎症。黄酮类 化合物,另一方面,这是多酚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过敏,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14,15】。回顾最近的研究结果指出,适当的摄入黄酮类化 合物最终在防治在哮喘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较大。 2. 生物类黄酮的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组成一大群低分子量多酚植物代谢物在水果、蔬菜、坚果、 种子、茎、花、根、树皮、黑巧克力、茶、酒和咖啡,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是日 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14 - 16)。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由两个芳 香环(A 和 B )是由三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氧杂环绑定在一起(与 C 环),分为六 类:黄酮类(含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黄芩苷),黄酮醇(非瑟酮,山柰酚,槲皮 素和杨梅素)(图 1),黄酮类(橙皮素,柚皮素和圣草酚),大豆异黄酮(大豆 异黄酮),花青素(矢车菊和天竺葵)和黄烷醇(儿茶素和原花青素)【16 】。 黄酮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即,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肥胖, 糖尿病和免疫调节,同时,它也具有抗过敏性质 【14-23】。此外,对在对慢性病 的危险战斗类黄酮摄入的有益作用的流行病学证据是很有前途的 【24,25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