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心理健康ppt整理
教师心理健康;目录;一、引入;个案警示;(2)2004年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一名23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了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所幸被120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3)2005年1月,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二、问题和现状;(一)现状
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
据天津市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
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多个城市教师进行测试,显示出: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
不同职业阶段教师心理问题 ; 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职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待退休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也有职业成熟特征。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发展任务、新的矛盾和新的心理冲突。
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不能坐等职业年限的到达,而应积极面对,做好准备,有效的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职初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1、把握新角色的烦恼。;2、面对课堂生存的困扰。;3、走进新群体的沉重;(二)成长期教师常见的心理困惑 ;1、自我期待与现实认可的差距 ;2、领导的期望与同行接纳之间的不一致 ;3、因小有成就导致自我认知不合理 ;4、渴望成功与狭窄的成功观念的矛盾 ;5、面临着成家与立业的双重任务。 ;(三)成熟期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1、由于不善变通造成经验刻板化;2、追求完美和不允许失败的自我苛求心理 ;3、过分自尊和经验优势受到挑战导致的心理失衡 ;4、人生阶段的“多事之秋”带来的身心疲惫 ;(四)待退休期教师的心理状态 ;1、临近退休将要离开熟悉的讲台的失落感;2、年事已高而壮志未酬造成的焦虑情绪。 ;3、自己“想当年的辉煌”与“资历敌不过年龄”的现实 ;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1)适??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6)神经症;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三、健康的定义; 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心理健康:
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四、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学校因素一、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变化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三、教育转轨带来新的要求 ;1.教师心理枯竭
(1)无望感:情绪低落,工作动力下降,职业期待丧失,对未来有无望之感。
(2)无能感:创造性衰退,职业功能受损,失误增多,有无能之感 。
(3)无助感:工作中的烦恼泛化,负性特征迁移到生活中,身心俱疲,有无助之感 。;(1)接近饱和的职业付出与较低的心理、物质报偿。
(2)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脆弱的支持体系。
(3)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与较呆板的评价形式。
(4)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低的激励水平。
(5)较理想的职业期待与较稀缺的生存发展机遇。
(6)较高的社会参照系与较低的现实可比条件。
(7)较强烈的人性需求与较落后的社会关怀供给。;3.教师个性因素;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其次,情绪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转移。在正常情况下,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消失以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 再次,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与他人很难相处,这也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最后,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3、意志品质健全;4、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以下四点:
1、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交往不孤僻不冷漠。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助人为乐。
3、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已的朋友。
4、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对身边的坏人坏事敢于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