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与地基处理计算书-不打印-副本.docVIP

高填方路基与地基处理计算书-不打印-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填方路基与地基处理计算书-不打印-副本精选

重庆市北部新区翠云片区甘悦大道市政工程 计算: 校核: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月 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证书编号:A142001757 1、项目概况 1.1高填方路基概况 甘悦大道一期工程K1+740~K4+120段根据原地形,分布大量高填方区段,其中填方高度最高达50m,目前因场平先一步实施,大部分路基在场平实施时要求按路基填筑要求实施,但终点处甘悦大道与春华大道节点立交范围设置有下穿通道、挡墙等结构,地基要求较高,但多为高填方区域。目前,部分段已回填至道路设计标高(下穿通道设计标高)以下2-5m高程处。由于通道结构对地基沉降控制要求较高,而其地基范围内为新近素填土,需进行地基处理。 甘悦大道与春华大道立交处轨道九号线隧道于高填方区穿过,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2区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规定以及渝轨建办和轨道建团相关规定,本工程建设应为轨道九号线未来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条件,轨道9号线隧道地基应满足上述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 本册为第五册《高填方及地基处理工程》。 1.2高边坡概况 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范围为:岩质边坡高度≥30m;岩土混合边坡高度≥25m且土层厚度≥4m;土质边坡高度≥15m;填方边坡高度≥12m的边坡。 本项目挖方边坡最高40m,填方边坡最高36m,挖方边坡有2段高度≥30m为超限切方边坡。填方路基有13段边坡高度≥12m为超限填方边坡。 1.3气象与水文 气象:场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42.9℃(2006.8.15),最低气温-2.5℃,多年平均雾日67.8天,最大年雾日达14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1%,绝对湿度17.1~18.2毫巴,多年平均降雨量1113.4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44.8毫米,年最小降雨量740.1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 水文:沿线地表水体主要表现为农田、鱼塘、小溪沟。如里程K0+720~K0+960段发育一小溪沟,与拟建道路斜角,常年有水,雨季较大;里程K1+997段发育一小溪沟,与拟建道路近似垂直相交,常年有水,雨季较大;道路终点附近有一鱼塘。本次勘察段无大的河流通过。 1.3地质概况 1.3.1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的起伏,整体南高北低,沿线地形最高约383.2m,最低约245.1m,相差138.1m,高差较大。里程K2+003~K2+800段经人工改造为多为市政道路,地形较平缓。地表多由第四系土层覆盖,分布有丘包、水田及旱地,局部地段分布鱼塘。人工改造段地段多有人工填土覆盖。 1.3.2地质构造 场区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拟建立交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线路区岩层产较平缓,层面波状起伏,岩层倾角多在7~23°,少部24°;裂隙倾角较陡,多在60°以上。岩层及裂隙产状随道路里程有所变化,初步如下: 1.3.3地层岩性 拟建线路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人工素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新田沟组基岩。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 ①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分布在路基、桥梁段,多为已建市政道路和两侧小区施工回填形成,灰色,褐色,成分以粘性土夹砂、泥岩块石为主,局部含建筑垃圾,应杂物含量一般20~50%,局部可达70%,结构多为稍密,局部松散状态,稍湿,厚度差别大,均匀性差,回填时间多大于1年。 ②粉质粘土(Q4el+dl):主要分布于隧道段山坡和槽谷处,褐色、褐黄色,软塑~可塑状,该层厚度整体较小,局部沟槽处厚度较大。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①砂岩:灰色、青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岩层局部含泥较重,并间断夹有少量泥岩夹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 ②泥岩:紫色、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岩层局部含砂较重,并间断夹砂岩薄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 3)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 ①砂岩:灰色、青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岩层局部含泥较重,并间断夹有少量泥岩夹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 ②粉砂岩:褐黄色、黄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岩层局部含砂较重,并间断夹砂岩薄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 ③泥岩:灰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