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1---8题,每题3分,9题2分,10题4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líng)
B.训诫(jiè) 啜泣(cuó) 嶙峋(xín)
C.收敛(liǎn ) 宽恕(shù) 短暂(zhàn)
D.伫立(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阐述信念 隐密 啜泣 磅礴
B.瘦骨嶙峋 水波粼粼 闲情逸致 卑微
C.姿肆风流 风声鹤唳 明察秋毫 憧憬
D.落落大方 发言提纲 呕歌理想 匍匐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 B.丫杈: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C.委曲: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 D.水波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B.远处的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片瓦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的跳跃。
C.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D.“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5.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拟人、对偶)
B.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飞行。(比喻)
C.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比喻)
D.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排比、比喻)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风筝》选自他的散文集《野草》。
B.泰戈尔是泰国文学家,《金色花》是一首歌颂自然的散文诗。
C.《荷叶 母亲》一文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四世同堂》等。
D.《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7.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按春夏秋冬排列的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下列文体特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B.《蚊子和狮子》
C.《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D.《智子疑邻》
9.下列公共场合的标语比较得体的是( )
A.商店:假一罚十,偷一罚十。 B.医院: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C.公园:小草叮咛,足下留情。 D.餐厅:注意公共卫生,请勿随地吐痰。
10.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① ,为有活水源头来。
②问君归期未有期, 。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静夜》诗中集中使用描写表达方式的一节诗是: / / /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阅读理解(50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太丘与友期行( ) ⑵去后乃至( ) ⑶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⑷尊君在不( ) ⑸相委而去( ) ⑹下车引之( ) 1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吴欲之去南海 C.良愕然,欲殴之 D.邑八景之一地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译: .学习这短文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