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3
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2分)
2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九、(2013安徽卷)参考答案:
8.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4分)
9.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分)
十、(2013浙江卷)参考答案:
2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2分)
2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5分)
十一、(2013江西卷)(8分)参考答案:
⑴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分)
⑵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6分)
十二、(2013福建卷)参考答案:
⑴(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分)
⑵(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4分)
诗歌鉴赏
“晕”是指冷月还是指残烛
发表时间:2013-10-28 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第二大题中的诗词鉴赏题型为阅读两首诗回答问题。其中之一是金朝赵秉文的《和韦苏州〈秋斋独宿〉》,此诗如下: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试卷第一题是关于诗中诗人的心境,答案说“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第二题是关于第一句的修辞手法,答案说“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英语期终考查卷.doc
- 2014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4学考美术题及答案1.doc
- 2014安康事业单位面试技巧:学习三道.doc
- 2014安徽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模拟测验上.doc
- 2014安装计量真题.doc
- 2014小企业会计准则解析.doc
- 2014小升初语文综合训练题答案.doc
- 2014小学成语归类大全.doc
- 2014尖字沽小学汇操比赛活动方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训练题名句默写.doc
- 2014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动物游戏之谜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doc
-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对应训练:第4章第2节第1课时.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 201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导学案潘.doc
- 2014届高考英语三轮冲刺题点训练:非谓语动词.doc
- 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焦点透视训练: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doc
- 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4.3科普文章阅读.doc
- 2014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备考:聚焦2014上半年经济热点问题6.doc
- 2014山东省文科综合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