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启示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启示 摘 要:由郑晓龙导演的《刮痧》,讲述了一个北京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时发生的故事。以美国作为背景,以刮痧为切入点,剖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刮痧这种传统中医疗法,被看作一种中西文化的触发点,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思考。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去分析电影。全文分为两方面:一、从人际关系的观念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来体现中美文化的差异;二、从文化传播自身的局限性和自我定位来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差异 冲突 传统文化传播
郑晓龙的电影《刮痧》,利用“刮痧”这个民俗元素,以热门的移民文化为主题,用传统的叙述手法,展示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一段插曲,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差异。影片开头便涌动着一种和谐、温暖的气氛,主人公许大同拥有游戏制作设计师的至高荣誉,拥有幸福的家庭。而这一切看似平静的表面生活下,却潜藏着中西文化的差异,并由此而引发出文化的冲突。影片由大同之父――一个中国老人,在探亲期间替孙子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治病,引发了一场中美文化关于刮痧的冲突。许大同在经历了与朋友昆兰反目、送父亲回国、同妻子简宁分居等一系列生活的挣扎与困境之后,通过公司老板昆兰和儿童福利局的埃韦利女士等人真正了解了刮痧等中国文化,使得这场由刮痧所引起的不同文化差异的风波得以平息,一家人得以团聚
一、中美文化差异
(一)人际关系的观念不同
中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隐形的行为准则。所以中国人注重感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情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形成了一个以人情为主导的社会。而美国社会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人以科学认知为基础,注重理性,以事实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形成了一个以真理、事实为主导的社会
中国社会更具有“人情味”,人际关系网的建立往往在公事私事上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之间不是以利益为基础而是以人情为基调。人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和纽带,情感上的联系超越一切理性、规则性的东西。而美国社会的基础是以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为重要特点的,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利益关系,遵守公事公办的规矩而人情关系则十分淡薄,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公私分得很明确
中国儒家传统以“人情”为依归,人们在人情的相互往来中实现了物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共享。而西方人往往是理智超越情感,公事公办是他们的基本原则。在电影《刮痧》中,昆兰在法庭上没有应大同的要求为他作证一事反映了中美对待人际关系的观念不同。在电影中,大同请他的朋友昆兰在法庭上替他作证,即使昆兰是出版法方面的律师而非家庭法方面的律师,大同依然坚持让昆兰替自己辩护,因为他内心相信朋友昆兰一定会倾全力帮助他。按照中国人的观点,为朋友就得“两肋插刀”。但是当昆兰看过丹尼斯背上的“伤痕”后义无反顾地站到了证人席上,昆兰选择让证据说话,并没有因为大同是自己的朋友而徇私枉法。大同认为昆兰背叛了自己,他愤而辞职,与昆兰分道扬镳。在中国,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会把与自己有关的人情网放在首位。如果昆兰是中国人,他会出于友情方面的考虑,在冷冰冰的证据面前,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信任朋友,选择遵循一种内心情感的归宿,会注重情理的。而在西方,处理一切事物都要符合法律,所以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即使对家人和朋友也不能仅仅依凭情感因素,必须以事实的真相为依据。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昆兰选择相信证据、拒绝为大同作证的举动了。包括在影片的最后,也是在昆兰亲自去唐人街的中医馆尝试了刮痧后,以自己身上像伤痕的刮痧痕迹为证据,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法官证明了大同的清白。从侧面也反映了美国是一个讲求证据,尊重事实的法治国家
(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有严厉的教育观念,一些训诫、体罚甚至打骂的方式都被称作是爱孩子的方式。在中国人的眼中,“子不教,父之过”。中国父母是有权也有义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和管教的。中国父母认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爱孩子,希望孩子成材,将来有出息。而在美国,当然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但教育孩子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给予子女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一定自由宽松的私人空间。父母只是子女的监护人,不能对其有过分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他们认为不论男女、不论年龄大小,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更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平等权利
影片中,许大同在得知自己的儿子丹尼斯打了朋友的儿子后,在公共场合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