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调节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调节 【摘要】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是他们的一种无奈的反抗。叛逆留守儿童的教育转化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对症下药,同时要注重情感教育,用爱心去打动、感染学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并要细心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转化效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逆反心理调节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47-02
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共有529名留守儿童,其中有314人为双亲留守儿童,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9.36%。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厌学、早恋、叛逆等,其中叛逆是他们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生活,他们没有安全感,对身边的一切充满怀疑,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当他们内心感到压抑而又无法宣泄时,就常常以负面的方式来表达,容易对学校的老师、身边的监护人、亲戚朋友的管教和批评采取过激行为,主要表现为:不听老师、监护人的话,对老师、监护人不礼貌,甚至对老师、监护人搞恶作剧等。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负面情绪,是他们一种无奈的反抗。留守儿童的叛逆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对学校留守儿童的叛逆行为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研究时,我查阅了各类文献资料,又借鉴了同行们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点教育转化留守儿童的叛逆行为的经验,下面结合案例予以论述
一、深入学生中调查,了解造成个案叛逆的各种原因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我发现造成留守儿童叛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少父母的关爱、学校教育不到位等。我带的班级中就有一名叫谢岗(化名)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上课时,老师要求他专心听课,他偏偏就不听,还故意讲话,骚扰影响周围的同学听课,甚至影响到教师上课;教师布置作业他不做、不交;值日任务故意不完成;午、晚休弄出噪音,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在校外买香烟回到学校,偷偷地在卫生间、宿舍里抽,甚至还发给其他同学抽;教师多次批评教育都没起作用,甚至顶撞教师、和教师对抗
调查发现,该生父母在他九个月大时就把他托付给爷爷、奶奶,到广东打工了,一年到头只在春节回家几天。他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时候他还是个听话乖巧的男孩,上了初中他就开始“变坏”了。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爷爷年老多病无精力管教,再加上从小缺少父亲的正确引导、母亲的悉心照料,已由叛逆心理发展为敌对情绪、叛逆行为。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我知道了造成该生叛逆的原因――缺少家庭的温暖与正确的引导。了解了他的家庭生活情况――由爷爷奶奶监护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了解造成该生叛逆的原因,为我以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对谢岗(化名)的教育,刚开始采取了“暴力”手段: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点名批评他,他没有悔改。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可是他仍毫无改变。本来想给他来个“下马威”,没想到使他变本加厉,甚至专门和我对着干。这时候我意识到,我的方法错了,我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更加深了他的逆反心理。只有教育方法得当,才能行之有效,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时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上网查了资料,知道这种叛逆的孩子大都个性倔强,吃软不吃硬,于是我决定来个“软”法子。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知道对这个“倔孩子”要从疏导他的心理入手,要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这样才能消除他的敌对情绪,要帮助他通过新的生活体验,正确认识、把握自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回到正确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三、对症下药,触动学生心灵
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密切配合并共同教育,留守学生的转化教育更应这样做。于是我从他的家庭入手,找他谈话,几次问到他家里的情况,他都不愿意谈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后来我又几次偷偷地去他家进行家访,他奶奶告诉我,平时他对爷爷奶奶很孝顺,但是每次奶奶把他在校的情况告诉他的父母时,他都很生气,有时甚至几天不搭理他奶奶,不和奶奶讲话。他的奶奶觉得管不了他,也不想管了,只希望他读完初中能混到个文凭就心?M意足了。我决定做好他奶奶的思想工作,让他奶奶放弃这种消极的想法,共同教育好孩子。此后,我又多次家访,我的诚心感动了他的奶奶,我与她达成了共识:与学校密切联系,与学校共同搞好教育转化工作。在一个星期六晚上,趁他周末在家,我去他家公开家访,看到我的到来,他又意外又警觉。在他和他爷爷奶奶面前,我表扬了他近段时间在学校的进步,有些细节我还故意夸大了。他的奶奶在我的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