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讲 §13-4 互等定理 第二十六讲自习内容 复习:P28-38 练习:P60习题13.1-13.6 预习:§13-7 作业:习题13.1、13.5(1)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七讲自习内容 复习:P47-56 练习:P60习题13.15--26 预习:§14-1 .2 作业:习题13.18(a)13.26 (2) Apply an unit couple at the point B: Segment AB: Segment BC: A C B A C P B a l EI1 EI2 1 A C B x1 x2 x2 x1 1 x1 x2 B A R P 1 B A R P P B A O R P P ds ds 例9.求图示刚圈A.B处铅垂方向的相对位移。 B A C D 1 2 3 4 5 1 1 1 B A C D 1 2 3 4 5 B A C D 1 2 3 4 5 2P l P l 1 1 1 FD FCy FCx 例10.求图示桁架B 处的水平位移和AD两点的相对位移。 编号 AB(1) AC(2) BD(3) CD(4) CB(5) 0 0 - 1 0 l 0 0 - Pl 0 P - 2P P 0 l l l l 列表求桁架载荷系统和两种单位力系统各杆的轴力; 例11. 求C点的挠度和转角。梁为等截面直梁。 解:①求C点的挠度 B A a a C q B A a a C 0 P =1 x ②求C截面转角 q B A a a C x2 x1 B A a a C M0=1 例12 拐杆如图,A处为一轴承,允许杆在轴承内自由转动,但不能上下移动,已知:E=210Gpa,G=0.4E,求B点的垂直位移。 解: 5 10 20 A 300 P=60N B x 500 C x1 A B C =1 P0 * 材料力学 第十三章 能量方法 §13–1 概述 §13–2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13–3 应变能的普遍表达方式 §13–4 互等定理 §13–7 单位载荷法 莫尔积分 §13–1 概述 能量原理: 弹性体内部所贮存的应变能,在数值上等于外力所作的功,即 能量方法:利用功能关系分析计算可变形固体的位移、变形和内力的方法。 能量法的应用范围: (1)线弹性体;非线性弹性体 (2)静定问题;超静定问题 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应变比能): 1.轴向拉压杆的应变能: §13–2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F l F Δl Δl F F Δl 2.扭转轴的应变能: l m φ m m φ 应变比能 3.弯曲杆的应变能计算: dx M M 4、应变能公式统一形式: 其中,F-----广义力, ----与F对应的广义位移. φ F F 13-3 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 克拉贝依隆原理: 线弹性体的变形能等于每一外力与其相应位移乘积的二分之一的总和。 比例加载 P3 P1 P2 … Pn P βP φ P 三种基本变形组合杆应变能计算 dx FN(x) FN(x) M(x) M(x) T t(x) T t(x) 能量法求位移的解题步骤: 1、求截面内力函数 2、积分求变形能 3、能量原理求位移 例1 用能量法求中点的挠度。梁为等截面直梁。 P l / 2 l / 2 ymax 思考:分布荷载时,可否用此法求C点位移? j 例13.2 图示半圆形等截面曲杆位于水平面内,在A点受铅垂力P的作用,求A点的垂直位移。 解: ①内力方程 A P R ③计算A点的垂直位移 ②计算应变能: forces displacements strain energy P1 P2 P3 P4 First group Second group P1 P2 P3 P4 P1 P2 P3 P4 If we first apply P1 and P2 , and then apply P3 and P4 If we first apply P3 and P4, and then apply P1 and P2 strain energy strain energy 功的互等定理: 第一组力在第二组力所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 第二组力在第一组力所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 P1 P2 P3 P4 P1 P2 P3 P4 说明:互等定理中的力和位移都为广义的。 位移互等定理: F1 F2 说明:互等定理中的位移为广义的。 F2 F1 第一力作用点沿第一力方向因第二力引起的位移,等于 第二力作用点沿第二力方向因第一力引起的位移。 例3 用互等定理求解超静定梁. 解 用功的互等定理: l P a C A B 0 (at point B)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3课:第二框: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资料.ppt
- 第13课_海峡两岸的交往(修改)资料.ppt
- 第13课《东汉的兴亡》资料.ppt
- 人间处处有真情公开课资料.ppt
- 人间词话十则实用资料.ppt
- 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资料.ppt
- 人间词话十则资料.ppt
- 第13课《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资料.ppt
- 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九寨沟熊成伟资料.ppt
- 第13课东汉的盛衰资料.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