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 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否则实验就无法对比不科学了。
4.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
5.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能力。
6.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绿豆芽的叶会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7.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8.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俗话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底”,就生动而形象地比喻了这种相依为命的食物链关系。
10. 生产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
11. 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12.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3. 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鸟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鸟→鹰
其中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兔和鹰) 。
14. 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为动物(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鱼)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或植物会引起生态瓶的变化。
15.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6.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7.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威胁)。
18.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防治沙尘暴的方法(还林还草)。
19. 所有动物的生存最终都离不开(植物),一些动物离不开另一些动物。
20.自然保护区: ①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的几个主要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是:①红树林保护区;②三江源保护区;③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④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⑤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二、问答题:
1. 动植物怎样适应环境?举例说明
答:如:仙人掌生长在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刺,茎肥厚多汁,既减少水分蒸发,又能贮存大量的水,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长颈鹿前肢长、颈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因为颈长才能从高大的树上吃到树叶,而那些前肢短、颈短的短颈鹿,因为不易获取食物被淘汰。 还有青蛙冬眠、候鸟迁徙 、狼狐换毛、企鹅皮厚多脂等,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寒冷的冬天,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 人类的活动会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3. 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
答: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砍伐森林;环境污染等。
4. 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5. 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6. 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