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氏[10]用乌头汤治寒湿流注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共用五药同煎,加蜂蜜冲服,服三剂而疼痛反复,后先用川乌蜜煎,煎后去乌留蜜,合四味同煮去滓,与蜜混合再煎少顷,仍进三剂,疼痛大减,认为原因在“川乌与蜜另煎,变急烈之性为和缓之用,使药力持久,稽留关节,对寒湿之邪,尽搜之驱之”。 (四)煎煮的火候 仲景之于煎煮火候,或分文火武火,或以未煮熟为准。如桂枝汤是“微火煮取三升”,不宜久煎,以防芳香成份被挥发;补益滋腻之品,则注明“一次顷”,“须臾”等词作为煎煮时间。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桃花汤、附子粳米汤等用石膏诸方,则用粳米五合至一升,以米熟为汤煮成之标准。 厚朴麻黄汤则系以小麦熟为标准。 综上所述,煎药方法包括时间、火候、入药先后,用水等方面,仲景都十分讲究,这给后世医家影响亦至为深远。 如《本草纲目》谓:“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医学源流论》称:“煎药之法,最宜深进,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 七、服药法研究 《中国医药汇编》云:“凡方剂虽煎之合法,而服之不得其法,亦不能全效”,故方剂除了如法制备外,又宜讲究服法。 仲景对服药方法至为重视,几乎每方下都注明不同的服法、数量及药后护理等。 现将仲景服药法从以下15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常规服药法 类似一日一剂分二次服或三次服的习惯,又有“再服”、“三服”之分。 1.分温再服: 即将药煎成后,分成两份,日服二次。分温再服之汤方,多用于病情比较急,病程较长的症候,计60方,其中伤29方,金31方。 如茯苓四逆汤“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是二服”;大承气汤的“分温再服”; 通脉四逆汤、甘草干姜汤、木防己汤、小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等,亦分温再服。 2.日三服: 即一日药量分三次服。日服三次之汤方计147方,其中伤62方,金85方。 金氏[1]统计:伤汤剂日服次数的中位数为3.26;金为3.25。也就是说,无论伤也好,金也好,汤剂日平均服次数都是3次。 伤、金口服汤剂共204方,日服三次为120方,占汤剂之59%。 如小柴胡汤“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桂枝五物汤“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鳖甲煎丸、甘草泻心汤、人参汤、吴茱萸汤等亦日三服。 “分温再服”、“分温三服”、与“日再服”、“日三服”,是有区别的,后两者与病情变化无关;而前两者可因病情而停服或续服。 此外,当归建中汤注明一日内服完。可见,一般所谓“分温服”,不一定要一日内服完。 “三服”法多用于陈年痼疾,正虚邪结或虚损不足之症,为调理补益,软坚散结,扶正祛邪之法。 (二)连续服药法 即在一昼夜内,不计次数连续服药的方法。桂枝汤方后云:“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温服一升……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又如白术散之“日三夜一服”;黄连汤之“昼三夜二服”;黄芩加半夏、桂枝人参汤之“日再夜一服”;理中丸之“日三四,夜二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半日服尽”等,都属连续服药法。 其适应范围或用于病情急剧发展阶段的危重证候,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使病邪得以及时祛除;或用于虚实夹杂,中气虚弱证症,如理中丸、生姜半夏汤、麦门冬汤等均本少量频服法。 任何药物在体内都有一个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连续服药法可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持续地、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三)顿服法 顿服法,即将一日量药物一次服完,为突击性的服药法。 伤中如桂枝甘草汤之“去滓顿服”,干姜附子汤之“一次服尽”,调胃承气汤之“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用此类服法者,多是药力集中,药味少,作用大的方剂, 白通加猪胆汁汤煎法:“煮取一升,去滓,内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其义正如章虚谷所说“盖寒热之药同煎,则气味相和,化为温平。此方热药煎好,然后和入寒药,则各行其性,导引阳药入阴,使阴阳交通而无`格拒之患”。通脉四逆加胆汁汤方亦同。 3.烊冲: 即将其他药物先煎,去渣后,再纳入易溶的药物加温烊消,如调胃承气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如调胃气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火微煎令沸”,大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方的芒硝,均作如是处理。 小建中汤“以水一升,煮取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的胶饴,亦均烊化入药;炙甘草汤也是“去滓,内胶烊消尽”。 至于烊化的目的,可以避免胶类及饴糖等粘附在药渣内造成浪费;冉氏[3]认为又可防止同煎时这些胶`体药物溶化后药物浓度过高会影响其他药物成分溶出。由此可见,此法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4.兑冲: 即把某些特殊药加入已煎成的药液中搅
文档评论(0)